红黑联盟

网页木马,木马程序,渗透测试,信息泄露,网络嗅探

藏民的生活的娱乐方式(藏族的生活方式)

本文导读目录:

藏民是怎么生活的。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这上面有藏族服饰

西藏有哪些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沿袭下来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一,是藏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心理素质和文化生活的反映。藏族风俗习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这里只简介几个主要方面。

1、衣食住行

衣 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并有地区差异。藏袍宽体长身,大襟广袖,是西藏最常见的衣着。农区多以氆氇为袍料,或用呢料、绸缎、棉布等;牧区则多穿皮袍,也用氆氇等料。藏袍多沿领边、袖口、襟边、下摆等处以彩色氆氇、绸缎或水獭皮镶边。农区妇女夏季穿无袖袍服。藏袍都特别长,穿时须于腰际提起,用带束于腰间。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出右臂或双臂,需时再穿上。夜晚睡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方便实用。藏袍之内着衬衣。男子习惯着纯白、黄、褚等色;妇女则穿各种鲜艳色彩,腰前系以彩色“邦典”。袖子都比较长,平日结起,一有聚会娱乐,彩袖挥扬,五色眩目,正所谓长袖善舞!藏族的帽子种类很多。一般情况男女均戴呢制礼帽、金丝帽,牧区还喜戴狐皮帽。藏族惯穿长靴,靴底多用牛皮,靴筒上拼绣各种彩色花样,美观大方。饰物多用金银制品、松耳石、琥珀、玛瑙、翡翠、珍珠、象牙等贵重珠宝。妇女头饰样式不一,较有名的是“巴珠”、“巴果”;辫缀金银珠玉,身佩“噶乌”(护身佛盒),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每逢节庆,妇女们衣呈五彩,环佩叮当,美丽端淑,别有风韵。男子尚佩刀剑、戴耳饰手镯等。旧时,俗官有按官级制定的官服,僧人有按僧规穿着的袈裟,等级森严。而今的西藏,在保持传统服饰的同时,各种款式的运动装、西装、夹克衫、羽绒服、旅游鞋、球鞋等也受到广泛欢迎,衣着时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食 藏族的餐饮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藏餐擅长牦牛肉、绵羊肉、乳制品和青稞、土豆等的多样化烹制;菜肴制作手段主要用炖、烩、炯、蒸、烹、炸、烤,注重软烂酥嫩,以保持原汁原味为旨,面点则以蒸、煮、炸为多;既有高档佳肴,也有大众饭菜;习惯上以银器和内地所产高档瓷器为上品餐具,使用较普遍的是木制餐具。藏餐的主副食种类比较丰富,目前较常见的有虫草炖鸡、虫草牛肉、炸羊排、烤羊腿、风干肉、香酥牛排、灌血肠、灌面肠、生肉酱、咖喱土豆、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牛肉蒸饺、灌汤牛肉包子、干舔糌粑、土豆包子、咖喱米饭、玛森糕、蕨麻(人参果)甜米饭、突巴(面食的一种)以及花色繁多的小吃、甜点等等。藏餐的代表性品种糌粑,是将青稞整粒炒熟后磨成的粉,或筛或不筛,麦香醇厚,吃法多样,食用便利。西藏的著名饮品,不仅有传统的青稞酒、酥油茶、甜茶、奶茶、鲜牦牛奶、用牦牛奶酿制的酸奶等,还有当今用纯净地下水生产的药王山牌啤酒(习惯上称拉萨啤酒)以及西藏各地所出含不同微量元素的纯天然矿泉水等。酥油茶是使酥油、茶汁、盐(有时还可加入鸡蛋、核桃仁等)充分交融的饮品,解渴生津。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发酵酿造的低度酒精饮品,类似于内地的家酿米酒,酸中带甜。甜茶系用红茶、鲜牛奶或奶粉、白糖熬制配成,香甜可口。

住 西藏的传统民居,大体可分为帐篷型、碉房式、干栏式、上栋下宇式几种。帐篷是西藏牧区的传统民居,按质料、用途、形状、规格的不同分许多种,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是牛毛帐篷。牛毛帐篷是用牦牛毛织物拼接缝制而成的,质地粗厚,堪御风雨。通常用一根横梁、两根撑杆撑起中间,四周四边牵拉出合适高度,帐脚用桩橛、羊角之类牵引固定,便大功告成。拆卸或支撑,不消半个小时便可完毕。帐内,炉灶纵向坐落在中央,后面多有简易佛龛。佛龛一侧堆放着的小麦、青稞、酥油和奶渣,被垒成一道矮墙;另一侧是卧具、皮箱、袍服。进帐后,右侧为上座,来的宾客被迎坐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西藏牧区各地以土木房屋为标志的定居点日渐增多。在拉萨老城区,古老民居主要是石块垒成的碉房。这些碉房多为平顶式楼房建筑,中间是天井,四周为房间,沿边有走廊连通;外观下宽上窄,呈梯形,下部的石墙厚达1米。屋顶是平台,人们常在楼顶敬神、娱乐、散步和眺望风景。昔日的贵族府邸,主楼高3至4层;平民住宅多为两层或3层,三五户甚至几十户同住一个院落。潮湿多雨的墨脱、波密、米林等地,住屋都采用干栏结构,楼板离地面距离一米以上。格局为正方形,门朝东,窗向西,门外有一阳台。林区附近,多以原木构筑木屋,也有下面砌石墙,上面用木板盖顶的,屋顶上往往压很多石头。在帕里,则流行用石块垒砌平板房,黑瓦白墙,错落有致。上栋下宇式民居是西藏西部、中部、北部、东北部地区最常见的形式,均为平顶。近年来西藏牧区兴建的定居点房屋也多属此类。平房居多,楼房较少。墙体主要有石砌墙、板筑土墙两种。因各地情况及条件的不同,此类民居规模不等,简繁不一。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拉萨为代表,西藏东部、南部城镇及其近郊农村开始时兴一种有独立院落、房屋四周栽植花草的新式民居建筑,游人称之为园林别墅式建筑。房屋建筑有平房也有楼房,式样美观,色调明快,宽敞舒适,采光良好,给排水及供电系统完备,既保持着传统藏式民居建筑的特色,又有所创新,因而广受欢迎,日益增多。

甘南有什么藏民风俗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区,现为藏传佛教文化发达、藏族民俗风情浓郁,政治氛围宽松,交通相对便捷的神秘的旅游区。 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藏区形成的主要宗教派别,为广大虔的藏民所信奉。现由格鲁派执掌藏区政教大权,尊宗喀巴为开山祖师。教义上大小兼容而以大乘为主,显、密宗兼备,尤重密宗,形成"藏密"。 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以游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徙。 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和苯教,现以藏传佛教为主。

藏族穿藏袍,住帐篷,食物以牛羊肉、糌粑、青稞面为主,交通方便的地方以大米、小麦为主食。 藏族佛教文化非常发达,其生活方式以佛教信仰为中心,乐善好施。 藏族人民热情好客,豪迈粗放,有独特的歌舞艺术。 甘南州每一个角落都有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民俗风情魅力殊具。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甘南一带的藏族人民总要欢度传统民俗节日——香浪节。 香浪节是一个浪漫而富于情趣的节日。农历六月,正值藏区黄金季节,牧场肉香奶甜,人们举家出游,到风景秀美的大草原,搭起帐篷,过上十天半月的轻松闲适的日子。这种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连寺院的僧人也很羡慕,都想同俗家群众一起玩乐几天。天长日久,沿袭下来,并形成了今天的“香浪节”。 古老传统的“香浪节”还有节日仪式,第一项仪式是到山头进行“煨桑”,即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叶,并将藏族人民喜欢吃的食物,如酥油、炒面、曲拉等投入火中。在熊熊柏火的映照下,拂晓的野旷中飘散着一阵阵扑鼻的柏香、油香及食物的香味。男人们骑马围着火堆转圈并鸣枪。

接着便进行插箭仪式,就是把高达十几米的木箭插到山头上的大木栏里。 在欢度节日期间,藏胞们还要开展一些富于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如赛马、赛牦牛、拔河、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如果你到藏区旅游赶上时节,你可以和热情好客的牧民们尽情玩耍。

苗族傣族藏族的人的生活习性和重要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藏族习惯上只称名字。解放前的贵族于名字前冠以房名,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经;房名是世袭庄园的称号,没有血缘的意义。男子发辫盘于头顶,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男女均戴呢帽或细皮帽,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在饮食禁忌中,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有人说吃蒜的当天不能去佛堂庙宇,有人说需3天后才能去,还有的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庙宇、寺院和其它圣洁的地方。因为为了清除大蒜的恶臭是需要时间的。”一些信仰虔诚的群众几乎不食蒜。在汉代,傣族先民称为“滇越”,清代多称 “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 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傣语属于汉藏 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都从印度字 母脱化而来。长期以来,聪明智慧的傣家 人用这些文字,记载着傣族深渊的文化和 历史。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 之分,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 化。 关门节、开门节 傣族的关门节在七月中旬,正值农忙季节 。举行关门节就是禁止人们外出,禁止青 年谈情说爱,以便集中精力搞生产。这期 间,信奉佛教的也要进行宗教活动——赕 佛,老年人更为频繁。 到十月中间,持续了三个月的关门节结束 ,开门节也随之到来。这时,农忙已经过 去,人们可以外出,青年人也可谈恋爱或 成亲。 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傣历新年,一般在公历 四月中旬,历时三、四天。原俗在节日清 晨男女老少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后男 女青年泼水为戏,认为可消除疾病。而现 在每当节日来临,不分老少都互相泼水祝 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放高升等活动, 并与赶摆结合,使泼水节更添新彩。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藏族过年习俗有哪些?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青藏高原人民的习俗

虽然我们笼统地将青藏高原上居住的藏人称为“藏族”,但根据藏族自己的分类,依居住地区的不同,又分为若干支系:住在前藏地区的称为“卫巴”,后藏地区的称为“藏巴”,西藏东北方及青海境内的称为“安多”,藏东及川、滇境内的称为“康巴”。以拉萨为中心的卫巴,自五十年代西藏解放后,已逐渐汉化,但大体而言,各地藏族仍保留传统的生活习惯与风俗。

【传统服饰藏袍】

集镇与农村 在藏族集镇与农村,男女上身都以藏袍为主,男子下身穿长裤,妇女下身穿长裙。藏袍大多以氆氇(以牦牛织成的布)、毛料或呢料制成,颜色多为黑、褐或深灰,大襟宽腰,领口袖口镶有花边,因袍长过人,穿时将腰部提起系上腰带。

男式藏袍有两个肥大的袖子,天寒时两袖都穿在身上,天热时则脱去一袖扎于腰间,成为藏族“袒露一臂”的独特装束;女式藏袍分有袖和无袖(背心式)两种,袍外 通常还装饰着“帮典”--织锦精美、图案鲜明的围裙。

妇女的发型一般都扎成两根辫子,或垂于背后,或盘在头上。喜爱披挂装饰品是藏族服饰的一大特色,不论男女,身上或多或少都挂有金银、象牙、玛瑙或绿松石做成的饰品。

【游牧区】

青海草原、西藏东北部的安多地区及藏北高原南端,是游牧藏民的主要分布区。由于游牧区气候严寒、风沙大,自然条件较农业区更加严酷,因此本区的藏袍以整张羊皮制成,肥厚宽敞,怀中可放入不少随身用品。夜间可解开藏袍充做被褥,因此流传着“汉民的铺盖在炕上,藏民的铺盖在身上”的俚语。

妇女的发型喜扎成数十根细长的辫子,辫子上装饰金、银、绿松石等。 

【饮食】

酥油

酥油是由牦牛奶或羊奶提炼出来的,营养价值很高。将牦牛奶或羊奶稍微加温,然后倒入“雪董桶”中,搅拌至表面浮上一层脂肪,把脂肪舀起装入袋中,冷却后即成酥油。酥油可制酥油茶,或加入糍粑中食用。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最普通的饮料。制作方法是,先将茶砖熬煮成浓稠的茶汁,然后与酥油、佐料一起倒入酥油茶桶中,搅至水乳交融后煮开饮用。青藏高原气候干燥,缺少蔬菜,而藏民多以肉食为主,所以清热败火的酥油茶是他们日常必不可少的饮料。

糍粑

青稞属于大麦的一种,耐寒、耐旱,生长期短,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将青稞晒干、炒熟、磨成粉状,加入酥油撮捏成团,成为“糍粑”,是藏民的主食。

青稞酒

青稞酒以青稞酿成,酒精成分在10度左右,味道酸甜,似内地的米酒,更象是四川一带的醪糟。青稞酒是藏民喜庆宴会不可缺少的饮料,内地入藏的游人,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能痛快地喝上几大碗。

藏族传统的食品还有“包子”(藏式饺子)、酸奶酪及风干的牛羊肉等。

【住居】

拉萨

拉萨等大城市一般常见的住宅形式为2-3层的石砌碉楼,人住上层,一楼为仓库或圈养牲口家畜。墙壁粉刷成白色,阳台、窗前种植花草,在高原晴空万里的衬托下显现出一种迷人的油画般的绚丽色彩。

农村

农村的建筑多为木石结构的平房,屋顶以夯土打实抹平,堆放牦牛粪及木材等燃料,屋角还插有五颜六色的经旗,在风中飘扬。

游牧区

帐篷是藏民夏天游牧期间的居所,为了便于游牧的搬迁,帐篷设计简单、拆迁容易,中央以木杆支撑,周围以毛绳拉开钉在地上即可。帐篷内的空间大约在10-15平方米,内有以石头围成的灶台,可作简单炊煮。帐篷以氆氇缝制而成,质地粗厚坚韧,相当保暖。 

【交通工具】

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严寒,虽然逐年修筑公路便利汽车运输,但在广大的高原上,许多传统的方式仍然被沿用。

牦牛

牦牛藏语称“呀”,是地球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哺乳动物,眼睛小,腹、肩、股、肋部都有长可及地的毛,即使睡卧冰天雪地也不觉寒冷,而其坚实的蹄质,则可攀走于高原雪地。牦牛虽然行动迟缓,但能负重、耐长途跋涉,尤其能适应高原爬坡与冰天雪地,是藏民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享有“高原之舟”的美誉。牦牛的粪晒干后可作燃料,肉可以食用,皮可以做鞋,毛织成氆氇后可制成藏袍、帐幕或毯子;牦牛奶可提炼成酥油,并制成酥油茶。

牛皮船

高原地区的河流水流湍急,木造船只很容易撞得稀烂,因此藏民便发明了“牛皮船”。牛皮船是用坚韧的木、柳条做骨干,外面蒙上数张牦牛皮缝制而成,船身小巧,载重量有限,但牛皮坚韧能耐浅滩礁石。牛皮船无法逆流而上,所以船顺流而下到了终点后,船夫即将船驮在肩上由陆路走回上游。

背夫

临近印度、尼泊尔边境的樟木、勒布、米林等地,一直是中印、中尼国际贸易的通道,但喜马拉雅山区地势险峻,牦牛商队也很难成队通行,故这一带的运输多仰赖当地健脚的藏民,这些终身从事背运货物的人,称为“背夫”或“背子”。 

【传统娱乐】

藏民最主要的娱乐大概就是“逛林卡”(郊宴、野宴),既每逢风和日丽的假期,藏民便扶老携幼到郊外的“林卡”(树林),席地而坐,喝着酥油茶、青稞酒,弹唱传 统民歌,兴致一来也翩翩起舞或演演藏戏。

藏族歌舞

传统民歌是藏族民间文学的结晶,运用比喻、联想、拟人等手法,描写藏民的生活、风俗、男女感情或历史故事。藏民性情豪迈,歌唱至高潮往往手舞足蹈,因此形成有歌必舞、舞中有歌的藏族歌舞。“跳果谐”是最常见的藏族群体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围成一圈,以顿地开始,踏足为节奏,边唱边跳,以往跳果谐有男女各聚一边的习俗,但现在则已混杂一块。“跳弦子”也是群体舞,年轻男女在胡琴伴奏下共舞,内容多叙述男女的爱慕之情或农村的田间工作。“卓”和“热巴”是属于技巧性较高、:作奔放强烈的藏族歌舞,“卓”流行于藏南,舞者腰系大鼓,边击边舞;“热巴”流行与藏东和川、滇一带,由一男一女共舞,男手执铜铃,女一手抓圆鼓、一手拿槌,绕着圆圈婆娑起舞。

藏戏

藏语称藏戏为“阿吉拉姆”,是结合歌舞、道白、剧情的综合艺术。藏戏相传起源于十五世纪,而发展成熟则在十七世纪以后。传统藏戏的演出并没有特定的舞台、布景,一般多在城市、村子的广场上便唱将起来,演员们在广场上围成一个半圈,轮到自己出场时便出列表演,其余时间则在行列中担任和音帮腔。由于是户外表演,藏戏的唱腔多高亢嘹亮,且字音拉得很长,形成拖腔。一段唱腔之后表演一段舞蹈,是藏戏的基本结构。戴面具是传统藏戏的一大特色,藏戏的面具造型别致、栩栩 如生,面具主要有两类:神、人等角色戴平面面具,牦牛、狗等动物戴立体面具。藏戏的演出一般分“温巴顿”、“雄”、“扎西”三个部分,“温巴顿”是序幕,“雄”是演出的主要内容,是正戏,“扎西”是正戏之后简短的募款仪式。传统藏戏的题材多具有宗教色彩,以佛经典故、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居多,“文成公主”、“卓瓦桑姆”、“诺桑王子”、“朗莎姑娘”、“苏吉尼玛”、“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登”为著名的八大藏戏。藏历六月底到七月初的雪顿节(藏戏节),是一年中藏戏演出的最高潮,藏民都聚在林卡,一边吃酸奶酪,一边观赏藏戏。

西藏人的风筝竞技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西藏人风筝竞技是,把对方风筝割断线。可以操控自己风筝去攻击别人风筝,还可以将风筝放很高,利用风动力。

  • 评论列表:
  •  寻妄木落
     发布于 2022-06-01 13:52:38  回复该评论
  • 做骨干,外面蒙上数张牦牛皮缝制而成,船身小巧,载重量有限,但牛皮坚韧能耐浅滩礁石。牛皮船无法逆流而上,所以船顺流而下到了终点后,船夫即将船驮在肩上由陆路走回上游
  •  泪灼栖迟
     发布于 2022-06-01 13:45:16  回复该评论
  • 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
  •  听弧猫爷
     发布于 2022-06-01 07:08:29  回复该评论
  • 中央以木杆支撑,周围以毛绳拉开钉在地上即可。帐篷内的空间大约在10-15平方米,内有以石头围成的灶台,可作简单炊煮。帐篷以氆氇缝制而成,质地粗厚坚韧,相当保暖。 【交通工具】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严寒,虽然逐年修筑公路
  •  双笙边侣
     发布于 2022-06-01 13:32:14  回复该评论
  • 花草,在高原晴空万里的衬托下显现出一种迷人的油画般的绚丽色彩。农村农村的建筑多为木石结构的平房,屋顶以夯土打实抹平,堆放牦牛粪及木材等燃料,屋角还插有五颜六色的经旗,在风中飘扬。游牧区帐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