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的古代历史名字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曾产生过面具。
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远古时代,人们对所处的世界所知有限,若遇到天灾困,便认为是鬼怪在兴风作浪,为了把恶魔赶走,他们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并举行隆重庄严的宗教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不断衍变,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渐趋于兼具酬神与娱乐的双重功能,用于祭祀、葬礼、战争、戏剧等,或是被当成纯粹的装饰与艺术品,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其隐喻与象征的含义愈来愈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面具文化”。至今,在中国、日本、印度、美洲、非洲等地仍保存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文化。
中国面具文化已有4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面具资料,或记载于古代典籍,或刻制于高山峭壁,或制作于各种器物,或展现于傩仪、戏剧中,现在民间仍有大量面具流传,遍及全国大多数民族和地区,如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与戏曲舞蹈面具等。它们承传有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以致未被人们完全认识的多种文化因素。
面具作为历史、宗教、艺术及民俗等多种意义的复合体,虽经发展变化,我们仍可从中窥视到各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与精神风貌。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在它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一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民俗文化、情感理想与审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和精神追求。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的《中国面具》是一部中国面具的集大成专著。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中国面具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展示了中国各民族至今尚保存的风格各异的面具,并对600多幅精彩面具进行阐释、比较、鉴赏,展现了近年来我国面具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面具的作用和面具的由来
每个人都有一张面具,不管这个人是多么诚实和善良,他总有虚伪的一面,也有“不可告人”的一面。人生中藏匿着面具,面具里也折射着人生,面具可以保护也有欺骗。面具的出现其实已经有7-8000多年的历史。甚至更早,具体的出现时间,目前学术界尚且没有得到确切的说法。面具具有很深的宗教色彩,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里,其中有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面具:兽面具、纵目面具、人面具。这三个面具在同一个祭祀坑里出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完美的解说。兽面具的由来,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在人类还不懂得耕种的时候,他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狩猎,因为动物赐给了人类丰富的事物,所以在哪个时期,人便对动物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崇拜。人们渴望通过各种宗教活动来乞求上苍赐给他们更多的食物于是就有了兽面具的形成。而兽面具实际上代表的是自然神。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开始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们学会了先进的技术,懂得了农业的耕种。于是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逐渐的开始向人类神的崇拜进行转变。这样就出现了人面具。而最能说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纵目面具的出现,纵目代表的是眼睛凸出的意思,古代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其中总目便是这千里眼了,所以有纵目,是因为人们需要看的更远,更适合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找到解释,在海洋的深处很多海洋生物的眼睛都是突出,这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特别演化出来的。面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才演化到今天,并产生了它相应的衍生物——脸谱。脸谱又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开始细化并形成系列,有的代表情绪,有的代表代表一种图腾,有的代表一种理念……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脸谱,比如非洲一些国家的图腾上,中国的戏剧里,还有我们常去的寺庙里。都可以看见。就拿寺庙来说,我们常常为很多不同表情的塑像而迷惑,其实不同的塑像代表了一种宗教的含义。但总体上来所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是怒面,一类是善面。从宗教派别的角度上来说,和人类社会一样,分成很多层级,也有很多的护法,光护法就有九界内护法,九界外护法、善面护法和怒面护法等等很多分工。我们平时看见的那些面目狰狞的实际上就是怒面护法,他的主要工作是抵御敌对教派。所以总是面目狰狞的表情,而这一类护法一般都在手里拿着某种武器或法器,脚下踩着一些生灵,其实那些脚下的生灵实际上是代表敌对教派的势力.而善面护法主要的工作是传播自己教派的思想,自然就应该是以和蔼的面容针对信徒了
中国面具发展史
中国面具展前言 面具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古老文化现象,它体现出人类各个民族多元宗教心态、民俗心态和审美心态。多数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文化发展史,它曾是宗教、神灵、图腾的体现,现在仍是神话、历史人物的再现。它也是现代造型、化妆和表演艺术的一种源头,是传统绘画美、雕刻美、造型美和工艺美的集中反映。中国面具和面具艺术,历史渊源久远,艺术品种繁多,流布地域广泛,制作材料多样,绘制技巧精美,艺术构思奇特,历史内涵深厚。中国面具从制作材料角度分类有:金面具、青铜面具、鎏金面具、铁面具、玉面具、木面具、竹面具、布板面具、纸胎面具、塑料面具等。中国面具从功能角度分类主要有:一、傩神面具——调动神灵驱邪纳吉、除灾呈祥,以求人寿年丰、国泰民安。三千年前商周时代的傩仪中就出现了傩面具,如青铜面具、方相氏熊图腾“黄金四目面具”等,是中国最古老、最具原生态的驱鬼逐疫面具,展示出原始美、狰狞美、野性美和特殊的神秘感,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二、祭祀面具——乞求神灵恩赐,保佑民众幸福安康。三、镇慑面具——挂在庙堂廊柱和民宅门楣的面具,称为吞口,即一口吞吃魔鬼之意。四、丧葬面具——扣罩在死人面部的金面具、缀玉缀金面罩,嵌挂于陵墓墙壁和棺椁的玉石神虎面具等。五、戏剧面具、舞蹈面具、娱乐面具、工艺面具——如傩戏、傩舞、藏戏、戏曲等的艺术面具,儿童游戏的大头娃娃面具。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古老面具的原有功能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当代观众对于面具更多地是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了解古人的文化心态和精神生活,从审美的角度去鉴赏、品味它们原生态或次生态的雕刻美、绘画美、造型美和工艺美。 *******************************以下是展板文字*******************************贵州地戏、傩坛戏面具 从宋代以后傩仪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傩戏,千姿百态,竞芳争妍。这里介绍两种傩戏的面具。贵州安顺地戏,是明代洪武初年,由屯戍安顺地区军队后裔创造出的一种“军傩”。演出剧目取材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杨家将》、《薛家将》等描写古代战争的通俗演义说部,目的是宣扬爱国尚武精神。演员头蒙黑纱,面具扣在脑门,以避免阻挡视线。面具由杨木制成,刀法精细,重彩浓绘,具有浓郁的装饰美。贵州东北铜仁地区的傩坛戏(又称傩堂戏),分别由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巫师组成的傩坛班,到还愿主家设坛举行傩仪,并演出傩坛戏。共有24枚面具,演出24出小戏。如《开洞》、《开山猛将》、《先锋》、《梁山土地》、《关公斩蔡阳》、《钟馗斩鬼》、《甘生赴考》(有丑角秦童)等,面具雕刻刀法朴拙,浑厚凝重,注重人物性格塑造,有浓厚的历史感。 陕西社火(马勺)面具 “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黄河流域包括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古人视社是土地之神,要祈求丰收或驱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有红火、热闹之意。社火源于三千年前周代的社祀(社祭)。社火面具注重夸张变异,象征性地表现各种神仙灵怪、历史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在艺术表现上着重于额头、眼睛和嘴部的变化。它往往象征着角色的地位、身份和动物、神灵、人等属类。 社火面具的色彩多为鲜明的原色,色彩的组合、分布,在单纯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构成了一幅既古朴单纯,又绚丽多彩;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既神秘古怪,又具生活气息,富有浪漫色彩和民族风格的奇妙画面。 中国陕西西部地区,民间习俗是在舀水用的木制马勺上彩绘龙、虎、狮等狰狞的怪兽形象,作为镇宅辟邪的吉祥物,民间也称“兽面”。上世纪八十年代,陕西民间艺术家推陈出新,将社火面具图谱与兽面绘法相结合,创造出了马勺面具工艺品系列。马勺面具继承了陕西社火面具图谱拟人化的特点,其数量有百余种,选用材质也不同,如马勺、木杪、木梭等。这里展出的是有三出神话传说社火戏的面具。 《药王收五脏》中国民间传说中,唐代名医孙思邈被后人奉为药王,有关他的故事很多。社火艺人编演了《药王收五脏》《药王收五参》等,在戏中心、肝、脾、肺、肾均为拟人化脸谱,但这五种拟人化图谱的色彩是遵循中国古老的五行说规律,即:肺为金——白色、肝为木——蓝色、肾为水——黑色、心为火——红色、脾为土——黄色,这与中医的理论是相符的。 《老君收五怪》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太上老君。传说他是一位法力无边,会炼仙丹的神人,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中都有老君的故事。在《老君收五怪》的社火戏中,五怪为青狮、白象、鹿豹、虎威、鼠怪。这类戏扮演的目的还是为达到去灾避邪,祈望人们不要受到猛兽的伤害,过上平安的日子。 《五方神》系列秦汉之际,五方观念之说转化为五帝、五方神的崇拜。五色也成为了神灵的代表性色彩。古人将天下分为五方,认为有五位神灵各统治一方。即:东方的青帝(青龙);南方的赤帝(朱雀);西方的白帝(白虎);北方的黑帝(玄武);中央的黄帝(北斗星)。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北斗星为五帝之精灵。这就是五方神的来历。 西藏面具 以青藏高原的原始自然宗教本教和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密宗相结合为藏传佛教,流布于藏青川甘滇省区的藏、门巴、土、裕固、纳西等族居住区以及内蒙古等地。 佛教传入西藏后,吸取了本教的若干内容与形式;并采本教巫舞,主要是拟兽舞、面具舞、法器舞,与大乘密宗内容结合,经历代传承、演变,规范化成为驱鬼妖的假面宗教舞蹈—羌姆。西藏面具大致分跳神、悬挂、藏戏三大类。藏族每逢宗教节日,都要举行法会仪式,以降服鬼怪,驱邪镇魔,表现一种庄严气氛。通常喇嘛们身穿各种神衣,戴上木制、皮制或纸盔面具,化装“跳神”称为“羌姆”,在青海称“跳欠”,在内蒙古称“差玛”,在北京雍和宫称“跳布扎”。跳神面具主要为护法神等。悬挂面具有各类护法王,各类地方神等,一般悬挂于寺院或帐中驱魔求祥。 藏戏在西藏流行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以佩戴面具的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艺术。面具以造型和色调来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藏戏面具包括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温巴(意为渔夫或猎人)面具又分白、蓝两类。白温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黄色,周围全用山羊毛装饰,后面披背,前面齐胸。蓝温巴面具比白温巴面具略大,面部贴蓝布或黑布,整个面具包括轮廓造型、眼、眉、鼻、嘴等,由八种吉祥图案巧妙构成,下颌部分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装饰胡须。 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 京剧脸谱面具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戏曲脸谱在画法上舍弃了人物五官及面部细节的真实,采用了“遗貌取神、离形得似”的艺术方法,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气质。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只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吸收了各地方戏曲脸谱艺术的精华,创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神态各异、想象丰富的脸谱艺术形象。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夸张、想象、神似的美学理想,成为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代表。京剧脸谱的最大的特色在于依靠色彩来描绘人物的性格、品格、身份等等。比如红、黑脸代表好人,白、黄脸代表坏人,蓝、绿脸代表勇士,金、银脸代表神仙……脸谱的谱式大至分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六分脸、元宝脸、十字门脸、花十字门脸、粉白脸、碎花脸、神怪脸等十余种。依据这些谱式加上一些包含某种寓意的图案和色彩创造出京剧舞台上形形色色的角色。 这里展出的京剧脸谱,一种以石膏为胎,盔头和冉口严格按照演员的“行头”按比例缩小加工而成。两个大型脸谱以纸浆为胎,更显夸张和突出人物性格。每个脸谱都是京剧剧目中的主要角色,再现了京剧人物的舞台形象。 北方少数民族萨满面具 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地区,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少数民族。历史上作为游牧民族,长期信仰原始自然宗教—萨满教。神职巫师统称为萨满,萨满在进行神事祭祀活动时,一般要戴面具,主要有神、魔鬼、鸟兽虫鱼面等。神面有祖先神和自然神等。由于北方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约,面具制材限于树皮、木、兽皮、铁皮、纸模和极少青铜,刻镂方法简单,色彩单一,但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呈现出粗犷、古朴、稚拙的风貌和远古人文意蕴。近代萨满逐渐弃用面具,代之以前额“流苏”遮面,隐蔽萨满自我身份,以适应用激烈的舞蹈动作塑造神灵形象。萨满面具品种较多,大都属祭祀面具,从宗教功能分为三类:祖神面具—长期处于氏族、宗族制的少数民族,把祖神崇拜放在最重要位置,如满族祭祀用的九千岁玛发面具。“玛发”,满语爷爷。指辈份很高的九千岁爷爷。佛多妈妈婴儿追魂面具,代表育婴祖神。祛邪面具—具有禳灾、除病、驱魔功能。如蒙古族的“翁衮”,蒙古语,泛指精灵面具。满族古代大祭中亦善亦恶的魔怪型“巴柱”面具,“巴柱”满语魔怪之意。鄂温克族德力格丁神面具,“德力格丁”神,鄂温克语掌管传染病的神。丧葬祭祀面具—汉军旗香(跳神)祭祀用的亡魂面具,俗称“撵班”面具,“班”满语鬼魂,“撵班”撵走鬼魂。另,传说唐太宗东征,许多将士淹死在东海,冤魂不散。太宗下旨辽东各地设坛祭奠屈死亡灵。亡灵面具用纸模制作。汉军旗香是满、汉祭祀文化融合的产物。
中国古代民间哪些地区的什么活动和面具有关
萨满教的跳神,汉族的傩戏,藏族面具舞
前两个已经很详细了,算是补充:
【藏族歌舞说唱面具】
西藏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包括牦牛舞、卓舞(鼓舞)、折嘎、吉达吉姆等。
牦牛舞面具为领舞者所戴。牦牛舞主要流行于拉萨等地,由五人表演,领舞一人,其余四人扮演两头牦牛,与汉族地区的狮子舞相似。领舞者为牧民打扮,头戴白面具,类似蓝面具戏中的温巴面具,对面具无规范要求,因此现在也有戴蓝面具的。牦牛舞在大的庆典和节日里表演。
卓舞,在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流传。卓舞有山南和日喀则两种风格,山南鼓舞两人领舞,一先一后,领舞者戴白色平板面具,舞鼓人头戴长辫,舞到高潮时两手击鼓,身体左右上下翻转,长辫随之扫地旋转,气势壮观。山南卓舞的鼓较小,系在腰间,所以舞时动作幅度大。日喀则卓舞的鼓较大,鼓身又有长把,舞时鼓把插入背部腰带间。一人领舞,领舞者戴蓝面具,手握长柄吉祥箭,舞于园场中心。卓舞也多在大的庆典和吉日表演。
折嘎,最初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乞讨时的说唱表演,如今它已被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保存下来。在藏历新年的街巷里,在夏日的林卡游园的人潮中,或是在新婚的庆典里都有折嘎艺人的出现。折嘎艺人向人们祝福,人们向他赠送食物等。折嘎艺人走到那里,无疑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折嘎面具一向只是搭在说唱人的肩,偶尔戴在脸上,因此它只是配合表演的一种道具。折嘎面具一般质地粗糙,制作随意,但它是用最美的象征符号伴随表演者动听的祝福博得施主欢心,求得施舍。今天,折嘎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曲艺形式,在西藏的文艺舞台上大放异彩。
“吉达吉姆”是流传在后藏地区的一种抗灾歌舞,其内容、表演形式、面具道具都渗透着原始文化的痕迹。后藏以农为主,常遇雹灾,人们期盼降服灾害,夺取丰收。于是吉达吉姆应运而生。民间有专门降服冰雹的喇嘛,他们到外地以歌舞乞讨求食,并降魔消灾。吉达吉姆舞蹈为圆圈状,中心为打鼓人和放置供品。歌舞内容以表现人们耕作、纺织、生育等人与土地相依为命的生产生活的场面。最后舞蹈者举刀拉弓,将放置在场地旁的干羊腿砍断,表示将冰雹魔鬼制死。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不断送糌粑、青稞酒等物品。
吉达吉姆一般由九个人表演,人物关系以家庭辈分的大小排列,扮演父亲的四兄弟、母亲和四个阿扎尔(印度僧人),父母亲面具与传统藏戏面具相似,阿扎尔面具用山羊皮制作,千周向外,分别以白、黄、蓝、黑四种毛色代替。吉达吉姆只能在受灾期间演出。
面具,一种让人看不到你真面貌的工具,让人看不到你的喜怒哀乐,看不到你的表情。
请问谁有面具起源发展的资料!!!!
据史载,在吐蕃奴隶制社会时期,即公元6世纪以后,本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在民间进行表演,由此产生了白山羊皮面具。松赞干布当政的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并制订了成文法。在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时,则表演“戴上假面具、装扮狮虎牛豹”[1]的舞蹈,这种拟兽面具舞是当时吐蕃社会的传统舞蹈。可见,面具这一形式在吐蕃社会中已经出现。
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宗教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公元779年 桑耶寺主殿落成,由赤松德赞、寂护和莲花生三人亲自主持了开光仪式。在该寺大殿内左右两侧壁画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开光时的盛况。是日,桑耶寺人山人海, 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据《贤者喜宴》记载:当年桑耶寺举行开光喜宴之时,赤松德赞坐于金座之上,五位王妃也盛装而坐;伞、幢,以及飞幡几 乎遮蔽了正午的太阳;铙钹之乐如鸟鸣。所有男女少年装饰打扮,手执牛尾,击鼓歌唱、舞蹈;他们戴着面具,扮成幼狮,舞蹈者饰以美丽装饰,手里拿着鼓游戏、 散步等等。这一时期,西藏的山南地区和拉萨等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戏曲,即白面具藏戏,它是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所以,根据藏文文献的记载和有关专家学 者的共同确认,藏族面具艺术的起源与藏族原始本教、法律文字的产生和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推本溯源,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以前。
面具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
说法一:
面具的起源历史悠久。远古的人类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动物、妖魔等种种面具戴在脸上,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延续到今日,在民俗活动、舞台上和儿童游戏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那纯粹是娱乐了。
中国少数民族面具有着丰富的种类和鲜明的特色,它们的设计夸张、变形。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已成为一种文化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本能体现。
说法二:
关于面具起源的传说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也是我最早听到的一种就是源于古人狩猎,他们相信猎物是有灵魂的,猎物在濒死的时候心中会充满了怨毒会把猎手的相貌记住并让怨毒之气侵入猎手的灵魂,猎手为了不让猎物看清楚自己就带上面具
用途
不同的面具都有它不同的特点。。。
作用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