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
这是我从网上找来的~基本可以反映人民的状态.如果你觉得不好,就自己做一些改动好了.
时代的巨轮已经进入2006年,波澜壮阔的“十五”已经落下帷幕。五年来,我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着百姓生活的质量,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仅仅从新惠镇这一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十五”期间的巨大变化。据城市调查队的资料统计显示,“十五”期间,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22元,比2000年增长58.0%,年均增长9.6%。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随着收入的增长,我旗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十五”期间我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且消费结构上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衣 注重追求品牌和时尚
衣食住行。人们在解决温饱后,往往把衣着放在首位,因为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十五”期间,我旗群众的衣着变化可谓十分巨大。流行、时尚成为部分年青人的代名词。现在,走在新惠镇的大街上,人们看到的不是过去灰色或草绿色的着装色调,用五彩斑斓来形容人们的穿着毫不过分。即使在冬季,穿着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人们也会为小镇增加一份靓丽。
目前,人们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在提高。目前,走在新惠镇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各种各样的店铺越来越多,超市越来越多,其中就有不少是名牌服装专买店和服装超市。而在这些店铺里,生意也很红火,每天都有许多男女老少来选购自己喜欢的服装。
据调查,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十五”期间,城镇居民自制服装越来越少,购买成衣的人越来越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衣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颜色单调、面料单一服装款识不再受消费者的欢迎,取而代之的则是质地精良、款式新颖的品牌服装。年轻人注重服装的新潮、时髦、体现个性化,中年人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老年人注重服装的舒适、随意,高薪阶层更青睐服装的名牌和高档。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571元,比2000年增长39.3%,年均增长6.8%。
食 从吃饱吃好到吃得开心
“十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食品市场供应丰富,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注重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及多样化;绿色食品、黑色食品、益智食品成了“十五”期间城镇居民追求的风尚。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476元,比2000年增长53.7%,年均增长9.1%。从主要食品消费量看,主食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副食的比重却在日渐上升。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日益增强,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也在进一步减少,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消费倍受消费者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十五”期间,我旗的餐饮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各餐饮企业顺应形势发展,转变经营方式,适应居民消费变化,在旅游餐饮、休闲餐饮、喜庆婚宴等方面大做文章,丰富了餐饮市场。可以说,饮食业在我旗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餐饮业的兴盛反映出了我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长状况。
现在,对于大多数城乡居民来说,现在不再是吃饱的事,而是怎样吃好,吃出健康来的问题。的确,现在谈到吃,人们问候不再说“吃了吗”,而是说“去那里吃饭来了”,吃好吃开心才是人们目前的追求。
住 居者有其屋住得舒心
“十五”期间,居住条件大为改观。随着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化全面实施。住房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旗的住房可谓是居者有其屋,让人欢喜,更让人满意,舒心。特别是新惠镇,老百姓一方面抱怨房价太高,一方面看房、购房的热情有增无减,一些价位适中的新楼盘往往受到欢迎。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样式层出不穷,富有豪华、温馨,居住在其房内,犹如人间天堂。2005年,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为21.3平方米。
现在的居民十分重视居住环境的优雅舒适,居室的装修和美化已成为目前家庭消费的又一个热点。 居住者的家庭、装潢、设施和饰品,一家一个风格,一年一种流行。目前,绝大多数人家,特别是工薪阶层的家庭居室,房屋空间选择越来越大。不少农村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和个体户,也把居住的目光描准了城里,到城里购房、建房,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提高生活品位,努力满足自己在教育、文化、医疗、健身、出行等方面的需求。
行 家里有车随来随去
“永久、飞鸽、凤凰”这些当年牌子响当当的自行车,曾是父辈们用平时积攒下来的辛苦钱为家中购置的一个大件,更是以前人们能够代步的最好的交通工具。5年后的今天,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日益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逐年更新,自行车开始成为一些居民们尘封的记忆。如果说自行车在现代社会被转换了生活角色,那么私家车和城市公交车开始真正承担起全新的使命。如今走在街头,当一辆辆公交车穿梭而至,当大巴、的士和各种各样的私家车驶入我们的视线,每个市民都会惊叹5年来敖汉人“行”的速度。
“十五”期间,各式各样的轿车开始源源进入了新惠镇居民的家庭。当今,购车已成为一些家庭的新时尚,购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形式,是改变昔日“难行”的根本办法。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广大居民的青睐。加上这些车的价格下调,越来越多的家庭为解决“出行难”都争相购车。 同时,小轿车也逐渐成为购车一族的主流。
随着全旗人均GDP的稳步增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而轿车价格的逐年下降,这种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汽车的潜在消费需求依然存在不断膨胀,轿车进入我旗众多家庭已并不遥远。据统计部门对100户调查户进行调查表明,目前新惠镇每一百户拥有汽车4辆,摩托车42辆,自行车248辆。2005年居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消费为515元,比2000年增长107.7%,平均每年增长15.7%。
随着衣食住行的变化,其他消费也相应地产生了巨大地变化。如,家庭设备用品进入消费的稳定期。家用设备基本达到普及,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家庭耐用消费品在“十五”时期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人们已不满足现在拥有的家电产品,开始瞄向高档家用电器,居民家庭用于购置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在“十五”末期趋于减缓。而进入更新换代的家庭设备用品,则大多朝着款式新潮、多功能和节能等方向发展。2005年末百户拥有洗衣机86台;百户拥有冰箱、冰柜94台。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为235元,比2000年增长32.8%。年均增长5.8%;医疗保健重视程度提高,医疗保健消费快速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保健除了注重生病就医外,更加注重锻炼身体和增加滋补保健品的消费,以提高身心健康,增强抵抗力。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20元,比2000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20.0%。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指数不断提高。以彩电、影碟机为代表的文化娱乐用品趋于饱和,各种文化娱乐用品由于商家的竞争,价格下降,居民拥有的文化娱乐用品数量增加,但消费支出减少。调查显示:2005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668元,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0.8%。2005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12台(接入互联网的),是2000年的6倍;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8台。
2011居民消费水平是多少元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531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7%。
八大类消费“七升一降”
——食品消费增长22.8%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5467元,比上年增长22.8%,增幅提高14.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7.6%。由于价格上涨的影响,居民主要食品购买量有所减少,但消费支出并不随之减少反而增加。据抽样调查显示,粮食类、肉类、油脂类、鲜菜类和酒类人均消费量分别为41.9千克、38.1千克、9.63千克、95.7千克和5.7千克,比上年分别下降13.0%、6.4%、6.3%、10.9%和21.1%;而以上食品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8%、24.2%、10.8%、2.8%和23.7%。
——衣着消费增长22.5%
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各种促销手段的影响,衣着消费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热点之一,居民购买服装数量、档次也明显提升。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798元,比上年增长22.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0.6%,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2.4%。其中,人均服装消费数量10.5件,比上年增长24.2%,人均服装支出1433元,增长28.0%;人均鞋类消费数量3.1双,比上年增长8.1%,人均鞋类支出306元,增长8.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3%
随着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家具、室内装饰品等消费带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增长。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1048元,比上年增长9.3%,增幅提高0.9个百分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7.2%。其中,家具消费增长64.5%、室内装饰品消费增长3倍,床上用品消费增长30.0%,家庭日用杂品消费增长18.3%。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的不断提高,为生活质量提高创造了条件。
——医疗保健消费增长39.9%
调查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50元,同比增长39.9%,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5%。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看病负担仍然较大,特别是大病负担较重,受抽样调查记帐户中有一户家中有尿毒症病人,医药费开支较大的个性因素影响,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药品费为290元,比上年增长38.7%;人均医疗费为240元,增长1.7倍。
——交通与通信支出增长11.0%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交通与通信支出1479元,比上年增长11.0%,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1%。由于家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拥有量的增加,交通消费支出仍然是消费亮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费支出为905元,比上年增长56%。主要是由于居民车辆用燃料及车辆使用税费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分别为人均370元和65元,同比增长1倍和6.3倍;受外出旅游人次增加的影响,交通费也大幅增加,人均交通费222元,同比增长61.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0.9%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638元,比上年增长10.9%,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8.2%。其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为761元,增长13.5%,主要是受外出旅游人次和费用增加的影响。2011年户均旅游人次1.45人,旅游总花费640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21.3%;居民用于教育消费人均为991元,增长21.8%,在教育支出中,托幼费和培训班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4%和61.2%。
——其他商品支出增长48.4%
一是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消费增长快。2011年我市居民人均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支出为123元,比上年增长48.4%。二是个人美容方面消费不断增加。人均美容费支出50.33元,比上年增长60.0%。三是个人旅游住宿消费增加。人均旅馆住宿费51元,同比增长2.8倍。由于以上因素影响,2011年城镇居民用于其他商品支出人均为495元,比上年增长7.4%,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4%。
——居住消费下降11.4%
由于住房装潢支出下降,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956元,比上年下降11.4%,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6.6%。其中,用于装潢、维修的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同比分别下降92.5%和41.7%。
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3606元,比上年增长18.7%,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方便、快捷、运动、休闲等服务消费项目深受居民青睐,成为消费热点。2011年居民在外饮食支出人均983元,比上年增长55.8%;用于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增长56.6%;用于交通费增长61.0%;用于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3.5%;用于教育费用增长13.6%。
——信息化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消费快速进入居民家庭。2011年末,我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83台,比上年增长13.9%;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114部,增长3.2倍。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人均64元,比上年增长20.1%。。
——居住条件明显提高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多居室的住房成套率有所提高,单栋住宅、四居室、三居室住房所占比重为81.2%,比上年增加11.2个百分点;有88.1%的居民家庭住房有过装修;商品房比重占86.1%,比上年增加6.1个百分点。住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有厕所浴室的比例达9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100%的城镇居民家庭独用自来水,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家庭炊用燃料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占45%,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有93%的家庭拥有空调设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仍需改善
——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影响增大
尽管政府加大了民生的转移性支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据抽样调查,2011年占调查户1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23元,比上年增长18.4%,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仅增长12.7%。同时,物价上涨加大了最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压力。调查显示,2011年,10%最低收入居民家庭因物价上涨人均多支出497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占其可支配收入的5.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不足,制约扩大消费
2011年,虽然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5.4%,但消费量却没有同步增加,部分商品的消费量还出现减少,物价上涨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享受发展型消费比重下降,如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重为18.2%,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居住消费比重为10%,下降0.9个百分点;交通与通信消费比重10.2%,下降0.4个百分点。
关于文化产业(尽量用专业用语~!谢啦~!)
什么是文化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息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
http://www.gyhtz.gov.cn/gxq.asp?id=334zid=高新动态
文化产业园显然是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有多元解的难题。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设计一个最优的文化产业园区的过程,而是一个搜寻、验证、模拟、评价直至最终求得满意解的过程,是一个未来多情景的搜寻和论证过程。
http://www.863p.com/Construction/Print.asp?ArticleID=12809Page=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面分析
文化产业在我国是个相对较新的名词,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只是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事业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遵循市场原则进行企业化经营的,于是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提法就兴盛起来。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目前“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提法,含义上并不统一,甚至该名词是否合适都还存在争议。本文所称的“文化产业”,特指从市场供需角度理解的文化事业,不涉及文化事业本身的经济性质问题。在统计上,2004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04〕24号),对文化及相关产业重新进行了分类。但是,囿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仍然使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划分标准下的统计数据。本文着重分析我国文化产业需求变化的决定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预测我国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与需求
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既包括城乡居民的文化产业需求,又包括政府、企业等非居民的文化产业需求。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文化消费是由非居民主体进行或买单的。不过,城乡居民对文化的消费和需求始终占据主要位置,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与需求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与需求。
我们将《中国统计年鉴》上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的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两项支出加总,再乘以城镇居民人数,代表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总的文化消费需求。根据这种计算口径,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420.38元,占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总额的6.46%;其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为264.47元,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55.91元。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额达到2201.78亿元;其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总额为1385.19亿元,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总额为816.59亿元。
我们将《中国统计年鉴》上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乘以农村居民人数,代表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总的文化消费需求。根据这种计算口径,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235.68元,占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2.13%。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总额为1811.22亿元。实际上,由于该数字包括了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所以,实际的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没有这么多,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没有这么高。2003年单是农村中小学学费、杂费合计就达112.94亿元,这还不算平时的花费及农村居民家庭供养大学生的花费。实际上,城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文化娱乐服务和教育三项支出合计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也高达14.35%,而不是6.46%。本文引用数据如果没有特殊注明出处,则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各年版《中国统计年鉴》。因为我们找不到单独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数据,所以我们只好使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数据。
综合起来看,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支出总额为4013亿元。这是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已经完成的文化消费支出,基本上可以视为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已经实现了的文化消费需求。国家统计局2004年8月份曾经根据新制定的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发布过一份《200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简况》,该份材料显示,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7.44亿人)的1.7%、城镇从业人员(2.56亿人)的5.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11.69万亿元)的3.1%。国家统计局:《简明统计资料》第181期,2004年8月9日。其中文化产业3577亿元增加值统计是供给面的,如果我们将我们得出的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支出总额为4013亿元中扣除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那么两者就很接近了。所以,本文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及数据考虑是合适的,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基本情况。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文化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表1列出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近几年人均全年文化消费情况。
二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分析
决定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收入水平、其他重要支出(特别是改革以来新出现的支出)水平。另外,由于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属于比较高档的需求,所以,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影响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囿于数据限制,并且为了尽可能避免体制环境变化带来的额外影响,我们使用1982~2003年六年间的分省数据构成的Panel Data数据集对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统计上有效的回归结果如下。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我们首先考察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回归模型因变量是城镇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自变量是城镇居民家庭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的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则反映城镇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及需求层次。我们将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列在表2至表5中。
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制度改革造成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加。不过,这种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加并没有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相反,还刺激了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医疗保健花费的增加对城镇居民家庭是个负担,为了遏制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城镇居民家庭有意识地增加日常文体娱乐活动,扩大这方面的家庭投入。在表9的回归结果中,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项的系数为0.098387,意味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1元钱,就会引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加0.098387元。在表10的回归结果中,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项的系数为0.0471,意味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1元钱,就会引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加0.0471元。综合表9、表10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家庭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高度正相关,城镇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1元,会导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加大约0.05~0.10元。
本来我们还打算考察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但是,在各种统计方法回归的结果中,两者关系并不一致,而且都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两者关系比较复杂,并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这大概是因为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教育支出的增加,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改变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消费的偏好选择,更加喜好文化娱乐活动,从而导致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教育支出的增加会缩小城镇居民用于其他消费的预算,对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产生挤出效应。
三农村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分析
与城镇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一样,决定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收入水平、其他重要支出(特别是改革以来新出现的支出)水平。另外,生活水平也是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使用1998~2003年六年间的分省数据构成的Panel Data数据集对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统计上有效的回归结果如下。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我们首先考察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回归模型因变量是农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自变量是农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的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则反映农村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及需求层次。
据我们的统计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在统计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统计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会引起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这说明,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确实取决于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收入和生活水平越高,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需求就越大。综合起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1元,会引起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相应增加0.10~0.19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1个百分点,会引起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相应增加1.27~4.17元。
(二)包含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回归分析
考虑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是最近几年农村居民家庭一个十分显著的支出项,我们将它加进回归模型中,希望考察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这样,我们的回归模型就变成了因变量是农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自变量是农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的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统计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90年代以来,由于医疗费用上涨等原因,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不过,这种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加并没有对农村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相反,还刺激了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同样是因为医疗保健花费的增加对农村居民家庭是个沉重负担,为了遏制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有意识地增加文教娱乐支出。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高度正相关,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1元,会导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增加大约0.08~0.51元。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取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受到住房、医疗保健等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具体来说,城镇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与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与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消费支出呈负相关关系;但是与城镇居民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呈正相关关系。
1998~2003年六年之内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44.48下降到37.12,六年间下降了7.36个百分点。1978~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7.1。可以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7~10个百分点。1998~2003年六年之内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1.85倍;2003年比1978年增长了4.146倍。按照这个速度,到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达到17000元(2003年价格)。我们使用本文第二(一)部分的回归分析结果,到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将达到大约910~1130元(2003年价格)。按照2010年全国大陆地区总人口为13.5亿,其中50%为城镇人口计算,到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总额将达到大约6140亿~7600亿元(2003年价格)。
1998~2003年六年之内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5.6,六年间下降了7.8个百分点。1978~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5.6。可以预计,到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8~10个百分点。1998~2003年六年之内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上升了0.95倍;2003年比1978年增长了4.507倍。按照这个速度,到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5250元(2003年价格)。我们使用无截距项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到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将达到大约376~950元(2003年价格)。按照2010年全国大陆地区总人口为13.5亿,其中50%为农村人口计算,到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总额将达到大约2530亿~6420亿元(2003年价格)。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发展文化产业,刺激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增加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不是GDP的增长,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分及时和必要。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增长了,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
第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并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避免收入分配过分悬殊。恩格尔系数反映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人民收入的绝对水平,也取决于收入的分配状况。如果收入分配过于悬殊,大多数老百姓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全社会的恩格尔系数也就很难降下来。人民生活水平上升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容量自然就会扩大。
第三,为了扩大城镇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要适当控制城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和城镇居民家庭的购房、物业等住房支出,使之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相匹配。
第四,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满足,还与文化娱乐设施的可得性(availability)高度相关,政府应该加强社会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将重点放在面向普通民众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比如社区、学校等场所的文化娱乐设施及服务提供)上,而不能以豪华的大剧院、音乐厅等为主。
http://www.yinxiangcn.com/Chanye/jiaoyu/200605/108_2.html
游戏是什么?从产业链上讲,它跟电影一样,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它符合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能为受众带来感官、精神的愉悦体验,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受众心理。
http://www.chinabyte.com/news/383/1879383.shtml
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
文化;文化产业;基础理论
[摘要] 理论研究是整个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目前值得我们关注的文化产业基础理论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二是如何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文化产业迅速兴起有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四是文化产业存在的深层人性基础。理论研究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实践,文化产业的实践也可以使我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几年,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已经起步,但有关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却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遍观现有的国内涉及文化产业的文章,能够从理论、哲学、传播学和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文章寥寥无几。理论研究是整个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有可能决定我们国家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依托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建立的省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我们理所当然地要为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希望我们培养的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将来都成为只会经营和管理的“匠人”,而是希望他们能思考一些元问题和元理论,从更高和更深刻的层次上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在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有四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是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其他问题的基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要发展,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化资源和文化背景,二是经营和管理,三是传播手段和生产技术。在这三个要素中,文化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生存之本。有人用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来解释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即我们看到的文化产业只是一个巨大冰山露出海面的很小的一部分,它所依托的文化虽然隐藏在看不见的海面之下,却构成了这个冰山的绝大部分。这个比喻还是比较贴切的。我们现在习惯于把文化产业看成是一种经济,但我宁愿首先把它看成是文化,我们理解它的顺序应当是先文化而后产业。文化是文化产业的前提,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没有文化的依托,文化产业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如果我们仅仅把文化产业看作是一个可以赢利的行业,那么它就不可能有永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从概念上看,文化产业应当属于文化这个大范畴或大系统的一部分,是一个文化大范畴下的小范畴或文化大系统下的子系统。那么,理解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何在呢?第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如果说其他行业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竞争,那么文化产业的竞争则加入了文化资源的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已没有太大的差异,其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可以提供的文化资源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这就启发我们去加大文化资源整理、保护、研究和开发的力度。第二,文化产业决不等于文化,它只是文化系统中随着时代发展而转换功能的一部分,文化的传统功能依然存在,而且仍然是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这就需要国家继续大力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审慎地进行文化事业的改革。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要素都可以产业化,哪些东西可以推向市场,哪些东西需要政府的扶植,这些都应当去认真地评估。第三,对文化产业问题的思考离不开对文化基本问题的思考,因此文化理论研究应当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文化产业研究工作者应当有一定的文化学素养和文化的视野,这也应当是我们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人才时必须考虑的一个方向。
其次是我们如何把文化产业提到文化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文化的因素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文化只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是政治和经济。而在后现代社会,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的比拼,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比拼,文化已经被看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过去,帝国主义对落后国家的控制主要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的控制,而现在,帝国主义对落后国家的控制主要依靠手中掌握的话语权和文化霸权,好莱坞、迪斯尼和肯德基的输出远比飞机和导弹更有力量,因而被称为“后殖民主义”。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不再是政治和经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这种“文明冲突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现实。那么,一个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文化的积累,文化的创新和文化的传播,而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文化的传播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文化要真正成为具有竞争性的“软实力”,还必须通过文化产业这个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具有了战略的高度和重要性,发展文化产业就不仅仅有经济的动因,而且有政治和文化的动因。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可能迅速缩小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因为科学技术可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却没有高和低的区别。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价值所在。过去我们说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说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呢?而且对后现代社会的不发达国家来说,它也许是比科学技术更重要的生产力。
第三,我们必须注意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产业是一把双刃剑,他既可以推动我们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可能带来许多我们始料不及的问题。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市场的开放,而文化市场的开放有可能导致文化安全的隐患,挑战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青年人淡化传统的民族节日,而去过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接受西方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追求也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面临被歪曲甚至消失的危险,如何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资源成为重中之重。其次,文化产业的开发主要以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为指向,有可能损害高雅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的标准下,艺术失去了美的崇高。典型的例子是电影的发行,艺术性的电影往往不卖座,卖座的电影往往没有艺术。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充满功利性和快餐文化的后现代社会里,我们如何去维护理想、品德、情操、权威这些传统的价值。再次,文化产业对艺术作品的大量的复制有可能扼杀文化的个性和创造性,妨碍艺术精品的产生。如果我们没有对策的话,象托尔斯泰、高更和莎士比亚这样的艺术大师恐怕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第四,我们必须去分析文化产业出现和迅速发展的深层的人性基础。有需求就有消费,文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一种精神消费。人是具有两重性的动物,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过去我们往往重视了前者,忽视了后者;只讲唯物主义,不讲唯心主义;只讲科学主义,不讲人本主义;只讲知识,不讲信仰;只讲真理,不讲价值;岂不知人的精神需求是人和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文化不仅是人的一种属性,而且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因此我们应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理解文化对于人的重要性,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文化产业崛起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文化产业是一种后现代现象,与后现代主义有某种契合和共生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正是对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物欲社会的反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人类学成为显学以及历史学的文化史转向,也印证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对精神现象的关注和精神需求的巨大增长,而这也恰恰是文化产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出现也冲击了我们许多传统的理论认识,比如使我们重新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过去我们往往把经济视为基础,而把文化看作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两者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有文化,上层建筑同时也参与了经济基础的构成。我们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产业实践对理论界的影响必将进一步显示出来。
郑群(1958—),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http://www.sdci.com.cn/detail.php?id=12958
中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一)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己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和各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0年英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7.9%,日本文化娱乐、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己占GDP总量的18%至25%,音像业己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的第一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并成为2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总体产业的发展水平甚至尚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水平。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文化消费需求,产业结构演变,文化产业充满了超常限量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开拓己成为关于我国21世纪宏观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抢占经济与文化制高点的核心领域,因此,我们关于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就不光是显得必要,而更己是迫切之极的事情。
关键词:文化产业、知识经济、创意产业、品牌管理
绪论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愈来愈成为各个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其从业人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6%,1980-1998年,文化产业的世界贸易额从953.4亿美元增加到3870.3亿美元,进入21世纪前后近几年,其发展之迅猛,更是史无前例,成为当代黄金产业和人类未来经济的象征。
在日本,文化产业统称娱乐观光业,2000年文化产业的规模为85万亿日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在韩国,自1999-2003年,4大娱乐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2.8%,同期7大传统产业的增长率为3.3%。
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18%-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消费视听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美国已经抢占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的制高点。
本文主要是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面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一、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数字化的时代,努力达到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平衡,已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其他需求也极大地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的空间,文化产业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我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我国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
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是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
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要与文化产业部门的供给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出入。
从需求方面说,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49美元,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统计的,与文化相关的旅游、娱乐和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服务、通讯等项消费总计949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约19%。按照我国目前大约有4亿城镇人口计算,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有37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53元,人均消费支出中通讯和文教娱乐类支出280元,总计达到2520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与文化相关的消费需求应该在6000至6500亿之间(6314亿元)。
从供给方面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汇总,我们的文化产业各行业近年来(1998或1999年)进入统计的产值大约是6000多亿(1998年6240亿),其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812.9亿元(1998年),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图书报刊355亿元,邮电通讯是1235.1亿元(1998年),音像制品12.7亿。(广告业等尚未计入。
以上两个大致相符的数字不过是分别从供需两个方面描绘了我国文化市场的规模,却还无法得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可以令人满意的结论。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况,由于还存在着各种体制性问题,所以它还只是一个存在结构性矛盾的、非对称性的平衡。
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大大下降,住房类基本不变,而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第三产业应该占到GDP总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类产品的产值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国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的比例(33.2%)低于这个标准达6个百分点,其总量大约是5000亿人民币。尽管我们可以去除由于消费习惯和体制因素而出现的误差,并去除可能用于非文化类消费的支出(如医疗等),余量也应该有3000至4000亿人民币。
对于这3000至4000亿人民币的市场空缺应该做如何理解?
一种解释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被大大压抑了,因此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成长。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说,根据我国文化产业部门各种散见的数字,我国的电影业、电视业存在大量的经营不善和亏损,许多作品出版后无人问津,库存积压严重;而一些作品却不明原因地骤然获利。有统计表明,电影的生产近年来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国共生产了170部故事片,为近10年来之最,此后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们本应不断增加的观众都上哪里去了呢?近年来,火爆一时的传统文化娱乐业如歌厅舞厅等经济效益迅速下滑,成为亏损行业。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文化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
还可以做另一种解释,即我国居民事实上已经实现的文化消费有相当一个部分没有被列入统计。目前音像界有一个被公认的市场容量计算方法,即根据居民的消费类视听技术设备的拥有量估算音像制品的市场容量。根据这种方法,我国居民目前大概拥有:电视3.5亿台、CD机1000多万台、VCD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等等。如果按照每个硬件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制品统计,据信每年音像产品的总销售额应有超过1000亿元的规模,但根据有关部门1996年的统计,我国的音像制品只有不足20亿元的正版收入,占总量的2-3%;根据1999年的统计,正版收入约有50亿元 ,即使由于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据信实际市场规模也应该在1500亿至2000亿左右。这方面的事实说明,有相当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市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差别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安全问题的隐忧。目前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达到9万亿元左右,银行存款约7万亿元,随着我国在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们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填补的真空。加入WTO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可能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大举进入,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有限开放"的政策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根据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允许一些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媒体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说明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国文化市场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资本的强大压力之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经济和文化之果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资本垂涎的目标。
(二)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面对巨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传媒文化集团大兵压境,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这一点足令我们忧虑。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
从人员规模看,仅以文化部所属文化产业机构为例。截至1999年,我国文化部下属的企事业机构共33.07万个,这里包括了艺术演出团体、影剧院、图书馆、群艺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从业人员共166.15万人;当年国内演出场次是42.3万场;国内观众达4.69亿人次。文化娱乐业有机构17.47万个,90.3万人;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9.7万个,23万人 。这些单位的特点是大多机构较小,如文化部下属每单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从经营规模看,音像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音像制品的生产、复制单位近600家,每年生产正版音像制品(盒带、VCD、CD和DVD)两万种约2亿件(盘),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34万件,月生产不足3万;而销售单位约有7万个,每年全部正版音像制品销售2亿件,平均每个销售点一年不过卖3000来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图书批发零售业是另一个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属图书批发零售机构有13056个,2.3万人,营业收入只有5.45亿元,人均2万3千元左右,每天营业额为60来元。
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在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中表现得极充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与传统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共同特点:新闻出版单位必须是以一定级别的行政机构为"上级单位",并且建立在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这些新闻出版单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组;新的需求一般产生于新的行政机构,通过新的拨款来建立,同样先天不足。长此以往,新闻出版机构就随着行政机构的膨胀而膨胀起来。这些新闻出版机构大都规模狭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各有关方面一直在尝试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但是基本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报纸有2038种、期刊8178种、出版社500余家,电台电视台3000余座。这是一笔经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们自己不迅速对其加以整合、优化,转变其经营模式,增强其竞争实力,必然成为国际性传媒巨头的猎取对象。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正在形成尖锐矛盾。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 1998年,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不再直接办刊办报,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切断了新闻出版单位与各个政府机构的传统依附关系;2000余家报纸和8000余家刊物被"逼"上产业化运行的轨道。1999年,开始了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2000年,"传媒概念"走红股市,开始尝试传媒集团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后浪推前浪,从分行业的、局部的改革,逐步进入整体性改革的阶段。
但是,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垄断;我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以后,要做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却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势下,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将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
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与深层次改革问题相遇了: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其中的核心产业门类如传媒产业,既具有大众传媒的特点,又是党和国家的宣传渠道。如何基于这些特点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康发展,又保证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大胆开拓。
但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党和国家确保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领导权的基础。应该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传媒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的实现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从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自主选择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发挥传统政治优势的新办法。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研究调控文化市场发展的新体制、引导精神产品流通的新机制,以及活跃文化生产的新组织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出现了全球性的"传媒汇流"和"放松管制"之后,由于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在重新考虑如何以新的产业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对待文化内容产业的问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确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对全球化的共同战略主题,将会出现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我们的政策制订人员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形成战略矛盾,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是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世界上使用华语的人口为世界之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除在中国境内,还在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的华人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这应该说是中国的文化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最有利条件,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最大消极因素。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的;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和在赶超发达国家时可以依赖的比较优势。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几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明发展,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还留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图书馆、博物馆里保藏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风情习俗、节日庆典中保留着大量有形无形的文化符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和播传。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显然落后于时代。当今世界,文化已经具有原生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新兴文化产业得益于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两驾马车拉动,才有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才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比如,文化旅游是将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化为产业实力的重要方式,旅游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中还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但是,在该领域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的成功案例至今还极为鲜见。从多年前全国各地灾难性的"人造景观热",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关于文化遗产所有权和管理权能否分离,市场机制如何引入问题上的多次争论,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彻底讨论,并转化为合理的政策法规。事实已经证明,凭空建造的主题公园永远不会有信誉,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则无异于破坏,正确的道路显然应该在这二者之间。但是,在如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推动了文化旅游,我们还未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针,因此而贻误了诸多发展的机遇。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新兴产业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文化内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各国为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大规模地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众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兰倡议下,欧盟国家开始启动一项多国框架性合作项目,名为"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被确定为基础性内容。我国的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因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1996年)可以说动手并不晚,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国家发展战略,还没有将其上升为国家文化产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深层危机。
向数字媒体转移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的必要步骤,实质上是为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条件,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国际性信息技术集团和文化传媒集团早已开始着手整合世界各国的数字文化资源,为开发新的世界市场做好准备;中国文化资源关系到对中国文化产品市场的占有,这块市场也为他们觑觎已久。1999年,美国大片《木兰》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资源已经经国际传媒资本之手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强大竞争对手;2000年五一节,我国经历了第一个"假日经济"高峰,敦煌洞窟壁画在大量游人参观的压力下"不堪重负",美国的基金会开始与我商谈"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同年,日本信息技术企业加速了与我国故宫博物院关于建立数字化多媒体网上故宫博物院的谈判进程。这两件事说明,发达国家已经借助经济与技术双重优势,开始谋求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新一轮开发,这一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五)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WTO是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WTO所形成的诸多协定、协议广泛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有关文化产业的规章条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即《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则也就自然地成为各成员政府制定和执行国内文化贸易政策的文本基础,这就必然地要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带来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响。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以及由这个系统建立起来的文化管理机制,包括:《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基本上涵盖了现行文化产业领域。
然而问题是,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系统,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并不是为加入WTO、或根据WTO原则而制定的游戏规则,因此,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这就出现了现存政策的目的性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而所有这些都是与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
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颁布已经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规制对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于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体制和制度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文化企业产权关系改革等,因此,旧有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还进一步激起了新的冲突。同时,由于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并未因机构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合并而失去政策效能,还出现了新机构执行旧政策,"新瓶装陈酒"的现象。在有的地方和领域,文化行政权力在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名义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这种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础,反而获得了新的支持。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已经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于缺乏政策系统的创新支持,预期的改革效果并未出现,于是政府也就难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战略转变。对中国来说,顺利进入WTO的关键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系统创新的有机联动,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层面上不能实现整体性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也就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的。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还是体制性的。任何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基点都是两个,即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更何况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生存和成长于一个更为特殊的环境中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影响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个真正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才开始,目前我
2007年中国人均消费多少元?
2007年,居民消费分为五种类型。
��生存型
��2007年,自来水、暖气取暖、管道煤气使用情况分别达到98.3%、95.1%和76.4%,比2002年提高10.9个、19.9个和7.9个百分点。
��求便型
��2007年,人均在外饮食支出1175元,比2002年增长37.6%;2007年,移动电话百户拥有量从2002年的99.9部增长到207.1部。
��发展型
��2007年,人均交通工具服务支出比2002年增长2.1倍;家庭人均教育费用支出770元,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17.8%。
��求美型
��200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装潢支出462元,比上年增长8.2%,比2002年增长50%。
��享乐型
��2007年,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18元,比2002年增长77.8%。旅游作为人们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享受,正在成为主要休闲方式。(记者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