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网络游戏的起始?
- 2、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了吗???
- 3、淘宝商家说要告我敲诈和诽谤,求淘宝达人、法律专家帮忙
- 4、360说众多站长被百度要挟,只能发布方舟子的声明,禁止发布360的任何声明。有根据么?
- 5、我一直喜欢一个男生,我们不认识,他今年刚毕业,我比他小一届,本来我也没想过要跟他表白,可他毕业几天
网络游戏的起始?
我这有好多,不知道FZ要那个......:
1. 网络游戏的起始
网络游戏区别与单机游戏联机而言的,是指玩家必须通过互联网连接来进行多人游戏。
而单机游戏模式多为人机对战。因为其不能连入互联网而互动性稍显差了一些,但可以通过局域网的连接进行多人对战。
网络游戏的诞生使命: “通过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游戏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网络游戏的诞生让人类的生活更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了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的生活的品质更高,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编辑本段]一、第一代网络游戏:1969年至1977年
背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第一代网络游戏的平台、操作系统和语言各不相同。它们大多为试验品,运行在高等院校的大型主机上,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以及英国的埃塞克斯大学。
游戏特征:1、非持续性,机器重启后游戏的相关信息即会丢失,因此无法模拟一个持续发展的世界;2、游戏只能在同一服务器/终端机系统内部执行,无法跨系统运行。
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可追溯到1969年,当时瑞克·布罗米为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 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s)系统编写了一款名为《太空大战》(SpaceWar)的游戏,游戏以八年前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款电脑游戏《太空大战》为蓝本,不同之处在于,它可支持两人远程连线。
PLATO是历史上最为悠久也是最著名的一套远程教学系统,由美国伊利诺斯州厄本姆的伊利诺斯大学开发于上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功用是为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它具有庞大的课程程序库,可同时开设数百门课,可以记录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PLATO还是第一套分时共享系统,它运行于一台大型主机而非微型计算机上,因此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这使得它所能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大增加。1972年,PLATO的同时在线人数已达到1000多名。
那些年里,PLATO平台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其中一小部分是供学生自娱自乐的单机游戏,而最为流行的则是可在多台远程终端机之间进行的联机游戏,这些联机游戏即是网络游戏的雏形。尽管游戏只是PLATO的附属功能,但共享内存区、标准化终端、高端图像处理能力和中央处理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等特点令PLATO能够出色地支持网络游戏的运行,因此在随后的几年内,PLATO成了早期网络游戏的温床。
PLATO系统上最流行的游戏是《圣者》(Avatar)和《帝国》(Empire),前者是一款“龙与地下城”设定的网络游戏,后者是一款以“星际迷航”为背景的网络游戏。这些游戏绝大多数是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并免费发布的,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游戏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当然,也有一些开发者通过自己的游戏获得了收入,但通常每小时只有几美分,并且还得在若干作者之间进行分配。
PLATO在游戏圈内并未获得其应有的荣誉和地位,但这并不能抹杀它对网络游戏以及整个游戏产业所做出的贡献。PLATO上的不少游戏日后都被改编为了游戏机游戏和PC游戏,例如《空中缠斗》(Airfight)的作者在原游戏的基础上开发了《飞行模拟》(Flight Simulator),80年代初,这款游戏被微软收购并改名为《微软飞行模拟》,成为飞行模拟类游戏中最畅销的一个系列。1974年推出的《帝国》是第一款允许32人同时在线的游戏,这一联机游戏模式成为现代即时策略游戏的标准模式。1975年发布的《奥布里特》(Oubliette)是一款地牢类游戏,大名鼎鼎的角色扮演游戏《巫术》(Wizardry)系列即源于此。
有趣的是,1969年也正是ARPAnet(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诞生的年份。大家知道,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研制的世界上首个包交换网络,它的成功直接促成了互联网以及传输控制协议(即TCP/IP)的诞生。
[编辑本段]二、第二代网络游戏:1978年至1995年
背景:一些专业的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开始涉足网络游戏,如Activision、Interplay、Sierra Online、Stormfront Studios、Virgin Interactive、SSI和TSR等,都曾在这一阶段试探性地进入过这一新兴产业,它们与GEnie、Prodigy、AOL和CompuServe等运营商合作,推出了第一批具有普及意义的网络游戏。
游戏特征:1、网络游戏出现了“可持续性”的概念,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成年累月地在同一世界内不断发展,而不像PLATO上的游戏那样,只能在其中扮演一个匆匆过客。2、游戏可以跨系统运行,只要玩家拥有电脑和调制解调器,且硬件兼容,就能连入当时的任何一款网络游戏。
商业模式:网络游戏市场的迅速膨胀刺激了网络服务业的发展,网络游戏开始进入收费时代,许多消费者都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来玩网络游戏。从《凯斯迈之岛》的每小时12美元到GEnie的每小时6美元,第二代网络游戏的主流计费方式是按小时计费,尽管也有过包月计费的特例,但未能形成气候。
1978年在英国的埃塞克斯大学,罗伊·特鲁布肖用DEC-10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款MUD游戏——“MUD1”,这是一个纯文字的多人世界,拥有20个相互连接的房间和10条指令,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人机交互,或通过聊天系统与其他玩家交流。
特鲁布肖离开埃塞克斯大学后,把维护MUD1的工作转交给了理查德·巴特尔,巴特尔利用特鲁布肖开发的MUD专用语言——“MUDDL”继续改进游戏,他把房间的数量增加到400个,进一步完善了数据库和聊天系统,增加了更多的任务,并为每一位玩家制作了计分程序。
1980年埃塞克斯大学与ARPAnet相连后,来自国外的玩家大幅增加,吞噬了大量系统资源,致使校方不得不限制用户的登录时间,以减少DEC-10的负荷。80年代初,巴特尔出于共享和交流的目的,把MUD1的源代码和盘托出供同事及其它大学的研究人员参考,于是这套源代码就被流传了出去。到1983年末,ARPAnet上已经出现了数百份非法拷贝,MUD1在全球各地迅速流传开来,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版本。如今,这套最古老的MUD系统已被授权给美国最大的在线信息服务机构之一——CompuServe公司,易名为“不列颠传奇”,至今仍在运行之中,成为运作时间最长的MUD系统。
MUD1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多人交互网络游戏,它可以保证整个虚拟世界的持续发展。尽管这套系统每天都会重启若干次,但重启后游戏中的场景、怪物和谜题仍保持不变,这使得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MUD1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台PDP-10计算机上运行,而不局限于埃塞克斯大学的内部系统。
1982年,约翰·泰勒和凯尔顿·弗林组建Kesmai公司,这家公司在网络游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少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Kesmai公司的第一份合约是与CompuServe签订的,当时约翰·泰勒看见了CompuServe打出的一则名为“太空战士”(MegaWars)的广告——“如果你能编写一款这样的游戏,你就能获得每月3万美元的版税金”,他便把同凯尔顿·弗林一起开发的《凯斯迈之岛》(The Island of Kesmai)的使用手册寄了一份给当时在CompuServe负责游戏业务的比尔·洛登,洛登对此很感兴趣。《凯斯迈之岛》的运行平台为UNIX系统,而CompuServe使用的是DEC-20计算机,于是Kesmai公司重新为CompuServe开发了一个DEC-20的版本。这款游戏运营了大约13年,1984年开始正式收费,收费标准为每小时12美元。同年,MUD1也在英国的Compunet上推出了第一个商业版本。
1984年,马克·雅克布斯组建AUSI公司(《亚瑟王的暗黑时代》的开发者Mythic娱乐公司的前身),并推出游戏《阿拉达特》(Aradath)。雅克布斯在自己家里搭建了一个服务器平台,安装了8条电话线以运行这款文字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收费标准为每月40美元,这是网络游戏史上第一款采用包月制的网络游戏,包月制的收费方式有利于加速网络游戏的平民化进程,对网络游戏的普及将起到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包月制在当时并没有成长起来的条件,1990年AUSI公司为《龙门》(Dragon’s Gate)定的价格为每小时20美元,尽管费率高得惊人,但仍有人愿意每月花上2000多美元去玩这款游戏,因此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月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5年,比尔·洛登说服通用电气公司(GE)的信息服务部门投资建立了一个类似CompuServe的、商业化的、基于ASCII文本的网络服务平台,这套平台被称为GEnie(GE Network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GEnie于10月份正式启动,其低廉的收费标准在用户中间引起了巨大反响,也令一向有着强烈优越感的CompuServe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GEnie系统实际上是利用GE信息服务部门的服务器在夜晚的空闲时间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收费非常低廉,晚上的价格约为每小时6美元,几乎是CompuServe的一半。
同年11月,Quantum Computer Services(AOL的前身)毫无声息地推出了QuantumLink平台,这是一个专为Commandore 64/128游戏机玩家服务的图形网络平台,费率仅为每月9.95美元。这一收费标准完全可以成为网络游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由于当时的Commandore 64/128游戏机已步入衰退期,因此这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收费标准如同雅克布斯的“家庭作坊”一样,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否则网络游戏的革命很可能会提前来到。
无论如何,更多运营商的介入令网络服务业的竞争激烈了起来,费率的下调已成必然趋势。这一阶段的美国网络游戏业如同现阶段国内的网络游戏业,运营商与游戏商在网络游戏身上大赚了一笔。1988年,Quantum从TSR手中购得“龙与地下城”的授权,三年后,第一款ADD设定的网络游戏——《夜在绝冬城》(Neverwinter Nights)诞生,这款游戏运营了若干年,尽管所采用的图像技术陈旧不堪,但仅在它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年,即1996年,它就为AOL带来了500万美元的收益。
1991年,Sierra公司架设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网络游戏的服务平台——The Sierra Network(后改名为ImagiNation Network,1996年被AOL收购),这个平台有点类似于国内的联众游戏,它的第一个版本主要用于运行棋牌游戏(当时的比尔·盖茨是一名狂热的桥牌手,在Sierra Network上拥有自己的账号,且常常光顾),第二个版本加入了《叶塞伯斯的阴影》(The Shadow of Yserbius)、《红色伯爵》(Red Baron)和《幻想空间》(Leisure Suit Larry Vegas)等功能更为复杂的网络游戏。当时Sierra Network的运营者还曾同理查德·加利奥特联系,希望把开发中的《网络创世纪》搬到Sierra Network上。随后几年内,MPG-Net、TEN、Engage和Mplayer等一批网络游戏专用平台相继出现。j就是这样。
[编辑本段]三、第三代网络游戏:1996年到2006年
背景:越来越多的专业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介入网络游戏,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产业生态环境最终形成。人们开始认真思考网络游戏的设计方法和经营方法,希望归纳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基础,这是长久以来所一直缺乏的。
游戏特征:“大型网络游戏”(MMOG)的概念浮出水面,网络游戏不再依托于单一的服务商和服务平台而存在,而是直接接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市场。
商业模式:包月制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的计费方式,从而把网络游戏带入了大众市场。
第三代网络游戏始于1996年秋季《子午线59》的发布,这款游戏由Archetype公司独立开发。Archetype公司的创建者为克姆斯兄弟,即将发售的《模拟人生在线》的设计师迈克·塞勒斯和已被取消的《网络创世纪2》的设计师戴蒙·舒伯特都曾在这家公司工作过。
《子午线59》本应是一款划时代的作品,可惜发行商3DO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在游戏的定价问题上举棋不定,面对《网络创世纪》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先机尽失,“第一网络游戏”的头衔终被《网络创世纪》夺走。《网络创世纪》于1997年正式推出,用户人数很快即突破10万大关。
《子午线59》和《网络创世纪》均采用了包月的付费方式,而此前的网络游戏绝大多数均是按小时或分钟计费(收费前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的免费使用期)。采用包月制后,游戏运营商的首要经营目标已不再是放在如何让玩家在游戏里付出更多的时间上,而是放在了如何保持并扩大游戏的用户群上。与目前国内众多网络游戏“捞一票即走”的心态相比,月卡、季度卡和年卡等付费方式无疑更有利于网络游戏的长远发展,尽管从眼前来看,或许会失去部分经济利益。
《网络创世纪》的成功加速了网络游戏产业链的形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专业游戏公司的介入,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迅速膨胀起来。这其中既有《无尽的任务》、《天堂》、《艾莎隆的召唤》和《亚瑟王的暗黑时代》的成功,也有《网络创世纪2》、《银河私掠者在线》和《龙与地下城在线》的被取消。一些传统的单机游戏开发商,如Maxis、Westwood和暴雪等,也依托自己的品牌实力加入进来,而更重要的则是一批中小开发商的涌现,它们在为网络游戏市场创造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内容的同时,也为整个游戏业带来了不安定的泡沫因素。
《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同样是一部少有的网络游戏杰作,是著名的游戏公司暴雪(Blizzard Entertainment)所制作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属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3D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本游戏以该公司出品的即时战略游戏《魔兽争霸》的剧情为历史背景,是除魔兽争霸资料片以及被取消的《魔兽争霸:魔族王子》(Warcraft Adventures: Lord of the Clans)之外魔兽争霸系列第四款游戏。玩家把自己当作魔兽世界中的一员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探索、冒险、完成任务。作为“大型多人游戏”,魔兽世界为成千上万的玩家提供了舞台。新的历险、探索未知的世界、征服怪物,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活跃的队伍能为我们不断注入活力。魔兽世界的内容使该游戏摆脱了累月的枯燥的练级,它会不断地带来新的挑战和冒险。
《魔兽世界》背景可以追溯到1994年发行的《魔兽争霸》,在2003年《魔兽争霸III:冰封王座》之后暴雪公司正式宣布了《魔兽世界》的开发计划(之前已经秘密开发了数年之久),魔兽世界于2004年年中在北美公开测试,2004年11月开始在美国发行,发行的第一天已经受到广大玩家热烈支持。2005年初韩国和欧洲服务器相继进行公测并发行,反应同样热烈火爆。中国大陆亦已于2005年6月正式收费运营. 暴雪在2007年1月宣布,《魔兽世界》的全球注册用户数量超过800万,其中北美200万,欧洲150万,中国350万。到2008年1月,暴雪宣布全球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000万。
[编辑本段]四、第四代网络游戏:2006年开始
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在网站技术上各个层面得到提升,国外已经开始兴新许多的“无端网游”,即不用客户端也能玩的游戏,也叫网页游戏或webgame web游戏 ,也有一些公司宣称“老板眼皮底下也能玩的游戏”,确实,网页游戏依靠WEB技术支持就能玩的在线多人游戏类型,受到许多办公室白领一族的追捧,2007年开始,中国大陆也陆续开始有许多网页游戏开始较大规模的运营,网页游戏作为网络游戏的一个分支已经逐渐形成。
[编辑本段]五、中国网络游戏发展史
"网络让我们的地球变成一个村落!"
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代表了人类一种广范沟通的欲望。2000年后,网络所营造的泡沫经济开始破灭,一个个盛极一时的网络公司纷纷传出裁员或倒闭的消息,而一个网站却呈现另外一番景象:2001年5月,联众游戏以17万同时在线、2000万注册用户的规模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在线游戏网站。
就是以联众游戏和文字MUD为代表的网络在.com泡沫经济中独树一帜的表现,让不少人看到了其中所蕴涵的巨大商机。在后面的这几年里,网络游戏确实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1998年6月 联众网络游戏世界正式推出。
开拓者的道路
第一批进入中国大陆的网络游戏之一《万王之王》获得巨大的成功。随后,由北京华义代理的《石器时代》于2001年1月正式上市。由亚联游戏代理的《千年》紧跟在2001年2月开始测试,4月开始正式收费。
到2001年6月止,网络游戏进入中国大陆一年间,市场上推出的网络游戏数量达到十数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网络游戏的火爆登场,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一批网络游戏的专业媒体在此期间显露头角。然而,在网络游戏从无到有的快速成长背后,不可否认地存在成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如盲目引进游戏、游戏运营管理混乱等。早期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并没有进行良好的产业规划,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因而早期的网络游戏,除少部分仍能成功运营外,大部分都已退出市场或惨淡经营。
2000年6月 华彩公司正式发行中国大陆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线RPG《万王之王》;
2000年7月 《大众网络报》创刊,开辟了第一个网络游戏版块;
2000年9月 智冠公司制作的《网络三国》正式发行;
2000年11月 宇智科通正式推出《黑暗之光》;
2001年1月 北京华义代理的《石器时代》正式上市;
2001年3月 北京中文之星出品的《第四世界》正式上市;
2001年3月 亚联游戏代理的《千年》正式上市。
崛起的前奏
从《万王之王》进入中国开始,就注定与之相关的许多方面备受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之一的则是单机游戏市场。2000年底,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使其规模达到了多年形成的单机游戏市场规模的数成,而到了2001 年,网络游戏更是发展到与单机游戏市场规模相当。
一个接一个新网络游戏测试及上市的消息几乎充斥了2001年下半年的网络游戏市场。但2000年下半年和 2001年上半年不同,这一时期开始有一些资深的单机游戏厂商加入,他们在单机游戏市场运作方面的心得,再加上之前已经上市网络游戏的运营经验,中国网络游戏开始步入稳定成熟的发展。大部分在今天占据主要地位的网络游戏代理商都在这一时期显露头角,而大量在未来发展中起推动作用的网络游戏也都在这时开始测试及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的相关媒体如《大众网络报》也表现得进一步成熟,他们在对网络游戏的诠释和指导玩家正确进行游戏方面表现得更加有力。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媒体与运营商之间开始了更频繁更广泛的合作,为网络游戏向成熟稳重的方向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1年7月 第三波戏谷代理的《龙族》正式上市;
2001年7月 亚联游戏第二款网络游戏《红月》正式上市;
2001年7月 游龙在线推出《金庸群侠传Online》;
2001年7月 华彩公司发行的《三国世纪》正式上市;
2001年10月 天府热线游戏中心正式成立;
2001年11月 网易推出《大话西游Online》;
2001年11月 上海盛大代理的《传奇2》正式上市;
2002年1月 网星公司代理的《魔力宝贝》上市;
2002年1月 捷三峰公司代理的《倚天》上市。
飞速发展的今天
到现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已经处在一个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从整体来看,这个阶段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统一性和协调性,并且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处于产业链上的渠道销售商、点卡销售商、上网服务业(网吧等)和媒体等,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脉搏,飞速发展起来。而占据产业整体链条上最关键地位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同时,网络游戏公司与主要电信和网络厂商也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2002年5月 蝉童软件推出《决战》;
2002年6月 网易推出《精灵》的测试活动;
2002年7月 游龙在线推出《三国演义Online》开始正式收费;
2002年7月 捷三峰公司为其第二款网络游戏《圣者无敌》展开测试活动;
2002年7月 上海盛大代理的第二款网络游戏《疯狂坦克2》开始测试;
2002年7月 《传奇2》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游戏;
2002年8月 2002年8月 游戏橘子开展《混乱冒险》测试活动;
2002年8月 第九城市为其代理的《奇迹》展开测试活动。
不可限量的未来
2001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接近3.1亿元人民币,根据IDC的研究,在2002 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87.6%。IDC预计,到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3.4亿元人民币,2001~200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6%。2001年,中国付费网络游戏用户仅168.1万,而2002年底将达到401.3万户。
2002年10月 天府热线游戏中心推出全国首个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传奇之美梦成真》;
2002年10月 国内单机游戏巨头奥美电子开始涉入网络游戏,其代理的《孔雀王》开始测试;
2002年11月 天府热线游戏中心经过一年运营,其平台上经营的游戏达到9款,投入运营的服务器达到500台以上,平均在线游戏人数突破10万;
2002年11月 上海依星推出《遗忘传说》测试活动。
2002年11月 卓越数码推出《新西游记之大唐天下》;
2002年11月 新浪网正式签约《天堂》;
2002年12月 清华同方正式代理的《N-age》开始内测;
2002年12月 网星代理《轩辕剑Online》开始测试;
2002年12月 "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暨网络游戏产业峰会"在成都召开。
[编辑本段]六、网游的八个里程碑
1、魔兽世界:全世界上线人数最多的网络游戏
2004年9月,暴雪推出《魔兽世界》在美服开放,这款网游巨作在韩国仅仅发布一周就拥有了200万玩家,在中国更是有350万魔兽世界玩家,现在全球范围内魔兽世界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万的玩家,真是号称"最卖座的网游".
2、石器时代:最早的回合制网络游戏,最早通过点数卡扣费的网游
2001年1月,北京华义推出《石器时代》,这款游戏以明亮的色彩、可爱的人物造型和幽默的设计取代了传统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血腥和暴力,盛极一时。至今都被视为经典。而石器开创的点数收费模式,更在未来很长时间,成为很多网游的选择。
3、碰碰i世代:最早的休闲类网络游戏
2001年5月20日,“碰碰i世代”正式对外公开测试,这款最终失败的韩国网络游戏证明了冒险和PK才是中国玩家的首选,休闲类社区游戏在此后大为削减。
4、大话西游ONLINE:最早的门户网进军网络游戏
2001年11月,网易推出《大话西游ONLINE》,吹响了门户网进军网络游戏产业的号角。这一举措让网络游戏成为了门户网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这款游戏非常成功。
5、传奇:最早的即时制网络游戏
2001年11月,上海盛大代理的《传奇2》正式上市,2002年7月,《传奇2》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在线人数最多的网络游戏。
6、精灵:最早的3D网络游戏
2002年6月。引进了当时韩国三大网络游戏的《精灵》,网易的复合型网络游戏经营战略浮出水面。2002年10月,《精灵》出现外挂,网易为杜绝外挂使用而一口气删除10万账号。
7、万王之王:国内出现最早的图形网络游戏,最早的收费网络游戏
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万王之王》正式推出,凭借优秀的游戏质量,配合特殊的历史条件,《万王之王》成为中国第一代网络游戏无可争议的王者之作。中国网络游戏的运营机制也通过《万王之王》得到了建立,而其诱出的潜在市场成为吸引更多公司冲击网络游戏市场的直接原因。此外,2000年9月,《万王之王》正式收费,通过账号包月19元收费,此外如果要额外建立新人物,还要购买一张19元的人物卡,这种商业化的模式也为未来网络游戏的运营,奠定了基础。
8、魔域
魔域的问世代表了中国魔幻类游戏的崛起,让中国自主原创网游又提升了一个阶梯,是中国网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了吗???
1.公元前2800年:亚述人泥碑上记述了世界末日,这是人类最古老的世界末日预言。碑文上写道:“我们的地球在今后将衰落。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将迅速走向灭亡。贿赂和腐败相当普遍。”其实,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两个年龄超过30岁的人凑在一起,我们恐怕就会听到类似的危言耸听。
2.公元1世纪:《马太福音》中有一段有趣的引自耶稣的话:“我老实向你说,这儿有一些站立的东西,应该没有体验到死亡的滋味,直到它们看到来自那个王国的‘圣子’。”这清晰地透露出一种信息:末日审判会发生于一生的任何时候。《启示录》也大胆地预测一个即将到来的最后审判日的日期:“哦,我很快就会来了,我的报答就是根据他的工作把我赏给每一个人。”这些言论是2000多年来基督徒千年宗教崇拜的源泉,我们将在下面陆续看到这方面的证据。
3.公元2世纪:孟他努教(Montanists)可能是第一个得到普遍承认的信奉“世界末日”的邪教。该教由孟他努斯(Montanus)在公元155左右创建。他的信徒认为耶稣基督即将重返人间,在土耳其中部安纳托利亚建立一个基地,他们在那里一起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孟他努斯是一位有着巨大感召力的宗教领袖,可以用多种语言向教徒发表演说,但他所有的预言到最后都落空了。
4.公元970年3月25日:洛塔林王朝(Lotharingian)算士们认为他们在《圣经》中发现了证据:某个宗教节日的关联词预示着世界末日的时间。他们只是在第一个千年到来前夕散布世界末日言论的无数信徒的一部分。圣伯诺修道院的一个修道士给他们的国王写了一封信,抱怨了洛塔林人的做法:“由于天使报喜节指向耶稣受难日的传言几乎遍布地球每个角落,毫无疑问,这可能是世界末日。”在这个不祥的日子过去前,人们对千年的恐慌持续了至少30年。
5.公元128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预测耶稣基督将在这一年会再次降临人世。他预言的日期根据穆斯林信仰开始的日期,然后再在这一日期基础上加上666年而得到的。
6.波提切利的《神秘的诞生》:《神秘的诞生》这幅油画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之手,现收藏在伦敦国家美术馆。波提切利曾用希腊文在油画上题词,将16世纪初期称之为世界末日来临前的一个时期,也就是所谓的“苦难日”,并预言基督将于1504年左右再临人世。
7.公元1524年2月1日:一群英国占星家预言,人类将在这一年迎来第二场“大洪水”,这场灾难的源头就在泰晤士河。这一预测让不少人感到恐慌,当时共有大约2万人弃家逃到高处,但最后全都白跑一趟。有意思的是,犯这种错误的不仅仅是英国占星家,德国占星家约翰尼斯·斯图弗勒(JohannesStoeffler)也在同一月做出类似的预言。
8.公元1648年:在仔细研究犹太教神秘教义之后,土耳其犹太教牧师沙巴蒂·萨维(SabbataiZevi)预言,弥赛亚(犹太人所期待的救世主)将于1648年复临人间,他的名字就叫沙巴蒂·萨维。1648年早已成为过去,但萨维所说的大灾难根本没有发生。
9.公元1666年:这一年出现了太多预示世界末日的征兆。由于年份中包含3个“6”,一些人便将它与《圣经·启示录》中的“兽数666”联系起来,长时间肆虐的英国瘟疫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惧。面对这些所谓的预兆,很多人越发相信,发生在这一年的伦敦大火让就是最后审判日的一种预兆。
10.公元1794年:美以美会创始人查尔斯·卫斯理(CharlesWesley)相信,世界将在这一年走向毁灭。无独有偶的是,震颤派也预言这一年将出现所谓的“最终审判”。
11.公元1814年12月25日:在英国德文郡,一个名叫“乔安娜·南考特(JoannaSouthcott)的女人自称是先知,并断言自己以后怀上的孩子就是耶稣;救世主将借助她的身体在1814年圣诞节那一天再次降临人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南考特的处女之身一直保持到60多岁,但她仍然相信自己的预言一定会成为现实。
12月25日最终没有成为世界末日,但确实有重大而悲惨的事情发生——自称先知的南考特正是在这一天告别人世的。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仍旧相信她的预言。1927年,有人当着格兰瑟姆主教的面打开一个神秘的密封盒子,据说里面藏着南考特留下的一条重要信息。盒子打开后,人们并没有发现所谓的重要信息,倒是发现了一张彩票。
12.公元1836年:查尔斯正是卫理公会教派领导人约翰·卫斯理(JohnWesley)的弟弟。虽然哥哥的预言已经证实是错误的,但约翰还是决定“亲自上阵”,预言1836年就是世界末日,《启示录》中描述的大怪兽将在这一年出现。不幸的是,约翰最终步弟弟后尘。
13.公元1847年8月7日:德国曾出现一个很小的邪教,名为“Harmonists”,现在早已被很多人遗忘。它的领导人乔治·拉普(GeorgeRapp)相信耶稣会在他死前重返人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拉普也未曾动摇过这种信念。但事实证明,他的预言是错的。
14.公元1874年:“耶和华见证人”教派曾经多次预言世界末日会来临,这个年头值得记住,因为它是这个教派第一次预测世界末日出现的年份。
15.公元1881年:“耶和华见证人”的又一次预言世界末日出现的年份,使用特殊的金字塔几何学推算世界大事的金字塔神秘学专家通过数学命理学也预测世界末日会在这一年出现。据说,16世界著名的预言家“希普顿婆婆”也曾预测:“世界末日将在1881年到来。”虽然后来这句预言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仍不能阻止少数人加入现在人们所称为的“千年恐慌”当中。
16.公元1910年5月18日:虽然以前流传的很多世界末日的预言都没有实现,但是,哈雷彗星1910年的再临被当时很多人认为是人类的威胁,当时人们担心的是它尾部散发毒气。哈雷彗星可能是第一个有科学依据而不是宗教误解的“天启恐慌”。有趣的是,出生于1835年——另一个哈雷彗星年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对自己死于1910年的准确预测倒是与彗星的这次再临恰巧相合。
17.公元1919年12月17日:气象学家艾伯特·波塔断言,行星的罕见会合会形成强大的重力或者磁通流量,会使得巨大的太阳耀斑向地球爆发,把大气烧成灰烬。听到这一预言后,有些胆小者害怕地球灭亡竟然选择自杀。仔细想想,你会感觉这一理论相当荒谬,是科学法的又一失败。
18.公元1967年:世界末日预言最火爆的一年,吉姆·琼斯、文鲜明(SunMyungMoon)以及自称与UFO接触过的乔治·范·塔塞尔都预言,这一年的“爱之夏”将是世界末日。
19.公元:1980年4月29日:“巴哈伊信仰”教派首领利兰·延森宣称这一天几个大国将发生核武器交火事件,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事实上,1979年和1983年才是最可能发生核武器大战的两年,但是,人类都被侥幸避开了。4月30日当这位“先知”发现自己还活着,遂改口“这是苦难的开始”。
20.公元1982年3月10日:几乎是1919年错误预言的翻版,一本广为流传的“科学”著作《木星效应》告诫人们行星汇合将引起大地震或者太阳耀斑,或者两者兼有。事实上,我们唯一能感知的行星会合的引力效应是可能在某些地方发生潮汐,潮峰比平常高0.04毫米。1980年,福音传道者帕特·罗伯逊也曾预言:“我肯定,1982年是决定地球命运的一年。”
21.公元1987年4月29日:有“世界末日贩子”之称的利兰·延森又开始散布地球即将灭亡的小道消息。这一次,他的理论是地球和哈雷彗星相撞可能导致世界末日。
22.公元1988年:这次地球末日的恐慌主要由1970年的畅销书《圣经预言:消失的伟大地球》引起。书中解释了《福音书》中的一段话,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救世主将在以色列建国40年内再临。
23.公元1992年9月28日:古怪的传教士罗伦·斯图尔特公开宣称,他破译了圣经中的一句话,这一天将是世界末日。他不断鼓动人们采取疯狂行动。后来,斯图尔特因绑架罪入狱,他挑起的末日疯狂也达到了极点。
24.公元1997年3月到5月:这一年,天文爱好者卡克·施拉梅克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观察时得出了错误结果,导致“世界末日”论的产生。他在一家网站上留言说,一颗伴星紧紧跟随在这颗彗星之后。这家很有影响力的网站将这条消息不断夸大,并传播到全世界。引起这次末日恐慌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人提出太阳系将穿过一个神秘的和完全虚构的太空区域,该区域被称作光子带(PhotonBelt)。邪教“天堂之门”利用这些谣传,在这一年的3月制造了集体自杀事件。
25.公元1998年3月31日上午12时01分:这是有关基督复临日最精确的一次预测。台湾邪教“真理之路(TheTrueWay)”的领导人陈恒明在美国电视台上宣布,这一刻上帝将要复临,他将乘坐飞船在地球着陆。当然,上帝没有如期降临大地,陈欣然承认他的过错,并愿意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好像没有人对此感兴趣。
26.公元1999年:在1998年和1999年间,有关世界末日的谣传接连不断,末日恐慌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一些占卜者和预言家说,这一年的7月世界末日将会降临。7月份的恐慌刚刚结束不久,又有谣传说“卡西尼”号将撞上地球,释放出它携带的放射性燃料。
27.公元2000年:连科学家界的大人物艾萨克·牛顿都认为,《启示录》中预言的世界末日将在2000年发生,并在他的《丹尼尔预言(PropheciesofDaniel)》和《圣约翰末日预言(ApocalypseofSt.John)》中作了详细介绍。事实证明,牛顿也有错的时候。
28.公元2006年2月12日:克林顿·奥提兹在他的网站上声称,威廉王子将在这一天掌权,他指出,威廉王子正是《启示录》提到的那个反基督教的人。他还援引威廉王子的母亲——戴安娜王妃的话说:“我相信威廉能重建亚瑟王的宫殿,我将成为他的梅林。威廉将通过他的爱心、领导能力和同情心改变君主制。”
29.公元2007年4月13日:一位没透露姓名的赌博者与著名的赌博公司立博(Ladbrokes)打赌10英镑,预言这一天将出现世界末日,赔率是10000比1。
30.公元2008年3月21日:一个很小的基督教派“上帝目击者(TheLordsWitnesses)”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这一天是世界末日,有意思的是,这个预言现在仍挂在其网站上!
[编辑本段]关于2012年的预言
玛雅文明的预言中说到公元2012年地球会发生完全的变化,进入新的时代,不是说世界要毁灭了,他们有我们不能理解的科学作为根据提出预言,我们不要认为是世界末日,因为玛雅人也没有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
陆续出现了一些关于2012年的预言,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以下搜集到的关于2012年的预言资料,供大家作为茶余饭后聊天的谈资。
1.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于2012年发生颠倒
天体和物理学家与电脑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上次发生同等现象的时间是在恐龙消失时。在现代人类历史中,还没有此类现象发生时的场景记载。
北极与南极磁场发生颠倒的过程即为磁极颠倒。这一现象导致的最坏结果,将让地球磁场的磁力为零高斯(高斯为磁感应单位),如果此时再遇上周期为11年的太阳两极磁场颠倒,地球上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大为降低;地球的外壳会发生更多的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等现象;地球磁气圈将被减弱,来自太阳的宇宙辐射就会增大,最终可能对人类造成辐射灾难;一些小行星将朝地球方向飞来;地球的重力也会发生变化。
研究结果最后认为,如果所有的零磁力推测都同时发生,那么,只有居住在地球外壳深部地带的有机体能够不受影响。届时,人类躲避灾难的方法就是躲到地壳以下,或者搬去其它星球上居住。也许火星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美国宇航局发表声明说,磁力为零只是最坏的可能而已,并不一定会发生。
2.厄尔尼诺
2011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共发生4次日食。其中1月4日、6月1日和11月25日的日食发生在极区,7月1日的日食发生在高纬地区,有利于诱发厄尔尼诺。2012年发生2次日食,5月20日发生在高纬地区,11月13日发生在中纬地区。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计算出2011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0.5,2012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3。可以对比的是,1997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但在那一年,却发生了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南京大学教授林振山等人预测,2011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自然界的巧合,使厄尔尼诺事件与磁力危机,在2012年共同威胁地球上的生命。
3.古文明预言
2012年12月22日是玛雅人长历法(Long Count Calendar)中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此后,人类将进入与本次文明毫无关系的一个全新的文明。
玛雅古文明密码
斐声国际的作家、工程师兼业余科学家摩利斯.科特罗(Maurice Cotterell)精于玛雅古文明研究,他从许多古庙与碑石中发现了一组一再重覆出现的密码:1,366,560。若将这个密码的单位视为“天”,则 换算为年的话,为3,740年。玛雅族诞生于公元前3,113年,到750年突然消失,其中间生存的年代接近3,740这个年数。根据玛雅文献的记载,地球每隔3,740年就会被毁灭一次,而地球生命在过去已曾被毁灭四次;换言之,现代人类应已是地球第五代子孙了。
摩利斯将玛雅文化中的圣数1,366,560与太阳磁场变化周期,这二个表面上毫不相干的事连接在一起。科学的计算显示太阳磁极每隔3,740年就会对调一次,而3,740年就会对调一次,而3,740年刚好是1,366,560天换算的年数。
由于地球的磁场受到太阳磁场很大的牵制,当太阳磁极逆转时,摩利斯推论地球磁极也跟着对调,令地球磁南北两球互换。生物无法适应突然发生的 重大气候变化,而集体死亡。长毛象咸信是热带地区的生物,但由于磁极的对调,使它们生存的地方变成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于是发生长毛象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集体死亡的事情。而考古学上的证据显示这二个地方原本属于热带气候的。
如果地球磁极逆转而造成生物大量灭绝,那就不难解释为何每隔一段时间,使地球文明周期性的毁灭。
古玛雅人早就已经将那个日子准确地算出来。在不少预言中,年代记载最完整的,算是《克奥第特兰年代记》。说我们得知第五太阳纪于公元前3113年。在经历玛雅大周期的5125年后,第五大阳纪迎向最终。与现在西历相对照的话,便可知“太阳纪”将于“某纪的某日”结束。
这个终结日,就在公元2012年12月22日的前后。
2012 年曾被多次引用,其中北美的玛雅人历法讲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着一个历时五千多年的星系更新,时间是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其中每二十年又是一个小周期,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二十年是本次太阳纪的最后一个周期,又被叫做“地球更新期”,其间一切都将面临净化和更新,然后人类就将进入新纪元。不谋而合的是,中国唐代的《推背图》第五十二象里的“乾坤再造在角亢”(“角亢”是借传统上的东方青龙七宿寓指龙年),2012年也恰恰是龙年。
4.天王星异常接近地球引关注
据德通社2005年3月31日报导,德国最畅销报章《图片报》周三在头版以“异常的天王星”为题,指神秘的“灾难行星”天王星正异常的接近地球,恐将给地球带来海啸地震等异常现象。
《图片报》报导说,有逾500万读者的《图片报》周三引述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以及占星家等专家,指太阳系的第7枚行星天王星拥有“四极”磁场,功能有如“一个巨大的宇宙真空吸尘机,”把地球的地壳板块吸离地层。
报导指出,这种磁场拉力在地球的赤道地带较强,因为热带地区较南、北极更接近天王星。这种磁场力量“强度足以在赤道上吸起带电的尘粒子,”可能干扰到地球的地壳,引发海底地震及夺命的海啸。
报导说,最近发生地震的密度增加,天王星的轨道令该遥远行星反常的接近地球,由原本距地球31.4亿公里,拉近至目前只有25.9亿公里,并将一直保持此距离至2012年。报导警告,未来10年将会发生更多由天王星引发的地震,直至天王星慢慢退回原有的太阳系位置。
报导引述负责美国行星探测器“航海家号”计划的科学家斯通指出,“航海家号”亦发现强大、异常的天王星磁场。
报导引述占星学家指出,天王星一向古怪奇特,它在18世纪被发现后纳入用于占星的天宫图,被视为剧变、灾难性转变及狡诈多变的象征。
报导称,这与德国一名占星家的预言不谋而合,他说“天王星入了双鱼宫,正是灾难之兆。”
另据印度日报(India daily)3月1日报导,海德拉巴德(Hyderabad)的一家公司的研究人员预言2012年地球和太阳的磁极将发生逆转。地球磁极逆转是指地球磁场的北极和南极发生对调,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将经历在某个时间点上没有磁场的状态。
据称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件是在数千万年前恐龙灭亡的年代。
通过电脑模拟发现,除了造成电力失效和候鸟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外,还有其它的严重后果,包括:
——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免疫系统将明显削弱。
——地壳变动会有更频繁的火山、更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地震和山体滑坡。
——磁场减弱造成宇宙射线成倍增加,导致的放射污染会造成更多的癌症。
——小行星可能会更容易接近地球。
——地球重力场发生变化。
5.藏僧遥视2012年 外力拯救,地球不灭
据《印度日报》(India Daily)12月26日报道,遥视功能在西藏寺院里不是甚么新鲜事,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主导西藏文化的精神活动之一,而最近一些从几个西藏寺院归来的印度游客了解到的信息,着实极其使人震惊又引人入胜。
这些游客说,据遥视功能的藏僧看到,目前世界正在自我毁灭的过程中,但他们同时也看到,世界不会被毁坏。
西藏僧人说,从现在到2012年间,世界超级大国将继续参与地方战争,恐怖主义和隐蔽的战争将是主要问题。2010年左右,世界政治将发生某种变化,世界大国将威胁互相毁坏。2010年到2012年间, 全世界将变得极端化,并为末日做准备,繁多的政治回旋与交涉将不会有一点进展。2012年, 世界将开始进入一次全面破坏性的核战争,那时一件卓越的事件将会发生。超自然的神力量将干预,世界将不会自我毁灭于此时。
如果以科学解释僧人的声明,显然有地球以外的力量在观察着我们走的每一步,在2012年他们将出面并拯救世界于自毁。
当被问到最近在印度和中国发生的不明飞行物(UFO)出没事件时,僧人们微笑着说,神正在观察着我们所有的人,人类不能也不会被准许大幅度地改变未来。虽然每个人目前生活中的“业”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其未来的生活,但那样大幅度地改变未来是不会被允许的。
僧人们还提到了,2012年以后,人类文明将会明白,科学和技术最前沿是在精神灵性区域,而并非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此后,技术将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人们将学会精神的精华、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轮回、我们相互之间事实上存在联系并都是“上帝”的一部份。
在印度和中国,UFO出没事件增加了几倍,许多人认为外星人与中国和印度政府都有过接触,近来UFO频繁活动在那些致力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当问到那些地球外的力量是否会在2012年显示时,僧人们说: 他们将会必不使我们惊吓的形式显露自己,他们只会在必需的情况下才会显露自己。随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我们注定会看到并与他们接触的。
据遥视僧人们说,我们的地球是被保佑的,并一直被从各种各样不断的危险中拯救出来,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我们将意识到外力是如何拯救我们的。
淘宝商家说要告我敲诈和诽谤,求淘宝达人、法律专家帮忙
亲,你有填写退货单号吗?如果有填,那证明你退货了,淘宝旺旺的聊天记录可以当做是证据,还有你的照片也可以当证据。你可以通过向淘宝网申请维权,(如图)提交申请及证据,成功的话对方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360说众多站长被百度要挟,只能发布方舟子的声明,禁止发布360的任何声明。有根据么?
事情是这样的,360公司首席隐私官谭晓生在微博中称,众多个人站长被百度“要挟”,要求站长只能发布方舟子的声明,禁止发布来自于360公司的任何声明。不过微博刚发,就被人指出,谭晓生微博图片中的聊天记录疑似造假,对话员工ID均用马赛克遮挡,不足以令人信服。
谭晓生的言论也让一贯低调的站长群体不满。不少实名认证的站长公开表示,从未收到过来自于百度公司所谓的“封口令”,这是“躺着也中枪”。
我一直喜欢一个男生,我们不认识,他今年刚毕业,我比他小一届,本来我也没想过要跟他表白,可他毕业几天
《危险的标准答案》
前几天刚在读者上看过。
内容:
二战时,美国军方委托着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希望能用这套东西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的表现很亮眼,可是一上战场,所驾驶的飞机大多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桂尔福在反思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身经百战打不死的飞行员,多半是从那些退役的“老鸟”中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儿,为什么精密的心理测量,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其中的问题在哪儿呢?
桂尔福向一个“老鸟”请教,“老鸟”说:“是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几个小伙子看看,如何?” 桂尔福同意。
第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老鸟”请他坐下,桂尔福在旁观察、记录。
“小伙子,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老鸟”问。
“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作战手册》上写的,这是标准答案啊,对吗?”
“正确,是标准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
“长官,只有一个问题吗?没有其他要问的吗?”
“你没有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
“是的,长官!”
第一个“菜鸟”走出去后,进来第二个“菜鸟”。他刚一坐下,“老鸟”问了同样的问题:
“小子,如果该死的德国佬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怎么办?”
“呃,找片云堆,躲进去。”
“是吗?如果没有云呢?”
“向下俯冲,跟他们拼了!”
“你找死啊?”
“那摇摆机身呢?”
“是你开飞机还是我开?书,你都没看?”
“长官,你说的是《作战手册》吗?”
“对,难道叫你看《灵犭莱西》?”
“《作战手册》我看过,但太厚,有些记不清。长官,我爱开飞机,我要替美国开飞机。但读书对我就像读食谱。”
“什么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还会帮我老妈烤苹果派。但要我像食谱那样讲出一二三我就搞不懂了。”
“好,你可以下去了。”
“长官,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菜鸟’,现在不要问问题。”
等“菜鸟”走出门,“老鸟”转过身来问桂尔福:“教授,如果是你决定,你要挑哪一个?”
“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会把第一个刷掉,挑第二个。”“老鸟”说。
“为什么?”
“没错,第一个答的是标准答案,把飞机的高度拉高,让敌人的高射炮打不到你。但是,德国人是笨蛋吗?我们知道标准答案,他们不知道吗?所以德军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诱你把飞机拉高,然后他真正的火网就在高处等着你。这样你不死,谁死?”
“噢,原来如此。”
“第二个家伙,虽然有点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反而越好。碰到麻烦,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像我这种真的打过很多仗没死的人,心里最清楚,战场上发生的事,《作战手册》里不会有。只有一样跟书上写的一件事情相同。”
“哪件事?”
“葬礼。只有这件事和书里写的一字不差。打仗都靠背书,那你只能战死!”
桂尔福经此教训,重新改造他的测试。新的测试里有“如果你有一块砖头,请说出50种不同的用途”这类激发创意的问题。他的测试不但为美国选出了真正优秀的飞行员,他也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代创意活动之父。各位亲,朋好友,首先预祝大家新年快乐。由于怒气已消,喜上眉梢,所以我的水平又恢复了正常。一些朋友劝我,说不要回应这些无聊的质疑和抹黑,我说不行。因为我是一个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有着近乎洁癖的人。中国的拉力赛,很多赛员赛前都会违规提前熟悉赛道,甚至提前一个月住在赛道里练车。虽然这个行为已经法不责众,但是因为我觉得违背职业道德,依然坚持八年不提前勘路,结果导致我每次拉力赛的一开始都会很吃亏。但我依然坚守此道,并获得冠军。所以,当有人说我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时候,我必须反击。我知道这么多年有很多人看我不顺眼,这次他们会借着“质疑有理”和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遇到的无法自证的尴尬,用力起哄,奋发传播。我可以不予理会,但我不希望一路陪伴我的读者在饭桌上遭人嘲笑,也不愿意我的女儿以后被人问起说他爸爸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她的父亲可以做家务很笨拙,做生意很失败,写文章很差劲,但必须是有诚信的。这次正好方舟子老师也加入了进来,我正好一起做个总结回应,因为这不是值得不值得理会一些无聊之人的问题,而是我开始觉得好玩了,而且我也可以给大家讲好多的故事。
方舟子先生说,我删除了06年至07年间的文章,并质疑我为什么一边悬赏一边删除文章。
事实上我不止删除了这些文章。08年3月份的时候,我的杂文集《杂的文》出版,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摘录自以前博客。我保留了以前的文章一些时间,以方便不想买书的读者阅读,然后在08年的5月份左右,我删除了所有以前的文章,因为要照顾到出版社包括我自己的利益。我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博客,因为那个时候我刚刚使用博客,留下了很多类似聊天室水平的文章,回头看非常的幼稚。我想一个作者是拥有删除和修改他自己文章的权力的,尤其在一个提供给大家免费阅读的平台上。况且那是08年的事情。方舟子先生用了“一边…一边…”这个句式,诱导读者以为我好像在昨天删除了以前的文章,要么不够严谨,要么别有用心。
方舟子先生说,我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了。这个有问题。
的确。怪我太聪明了。在经历了白烨一战以后,我已经大致知道了打笔仗的路数和对手的套路,所以开始幼稚的追求秒杀对手。也就是说,设想好对手会怎么回应,并事先把文章写好,存在草稿箱里,等对手发表文章的一瞬间,我就发表自己的文章,让对手和观众惊为天人。一想到我即将要被网友们夸为料事如神,我睡觉都在为自己的这个创意而偷笑,并一直等待时机。郑钧先生不幸变成了我的第一个试验对象(在此要向郑钧先生道歉,因为我后来听到了他不少好的音乐,觉得当年有些没有必要)。我刷了郑钧的博客很久,以追求瞬间反驳的效果。都不见郑钧的动静,郑钧先生发表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开车,当时的科技不如现在,不能用手机来操作发表,人想要显掰的时候总是刻不容缓的,为了追求效果,我马上联系了我在电脑前的朋友,告诉了他博客的密码,并让他帮我修改了两个错别字迅速发表。但是天算不如人算,由于当时的新浪博客技术有缺陷,存在草稿箱里的文章如果发表,时间居然是按照存的那一刹来显示的。这个BUG很多新浪博客的老用户都知道。于是便导致了郑钧还没写文章,我就已经回应他了。这个乌龙在当时直接被媒体批评为我和郑钧联手炒作,手法拙劣,连口号都没对齐就上来丢人现眼了。郑钧先生躺着中枪,我深感抱歉。
至今还有不少朋友有我的博客密码,因为我“的地得”不分,错别字也多。这个是我的写作特点,如果方舟子和麦田不懂得什么叫写作风格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我的文章是不是我写的。当然,你要是嘴硬说这是团队故意留的标记,那我也没办法,这世界上,什么器官硬都不如嘴硬。随着读者的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尽量修改掉一些错别字。我的太太,新浪的编辑,我的一两位好友都有我的密码。如果这也算“团队”,那么这就是“团队”。在这里介绍两位朋友来证明自己。首先是新浪的工作人员@大鸟kiki,然后是认识我超过十年的同学@马日拉。他们都进入过我的博客,见过我草稿箱里不少等待发表的文章。2006到2008,那个时候我刚写博客,所以写了很多生活琐事和比赛记录。2008年以后开始几乎不写生活,希望每一篇都是高质量的杂文,最近更是连比赛也不提了。我想作为一个作者,这么做没什么问题吧。
方舟子先生说,我在17岁就会引用拉丁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
是的,十七岁的我很幼稚,当时我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我从小喜欢阅读,小学的时候我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本课外书。当然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我几乎每两个晚上都要看掉一本书。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这点我的同桌和老师都可以证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态,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我的同学都有些不解。幸好,我没有成为书呆子,因为我一直在恋爱。其实这些书我读的也是一知半解,而且我当时也经常指责同学读书太少,聊天起来没有营养,就像现在很多专家指责我读书太少一样。所以现在的我能深刻体会到同学们肯定觉得那时候的我特别讨厌,特别傻逼。正如同刘瑜老师所说,才读了几本书的人通常是最喜欢叫嚷和笑话别人读书少的,而真的读了很多书,便能会学会谦卑和宽容。为了显示自己读书很多,我有一个小本子,记下了很多可以引用的地方,用在文章里和第一本小说《三重门》里,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很多教授大为震惊,觉得我旁征博引,其实我只是有多少存款花多少钱而已。少年总是特别希望自己是老成的和高深的,就好比以前有一个傻逼给我女朋友写英语情书,我居然没看懂,因为把爱情说成“love”总是太肤浅了,讲成“affection”自然显得有文化。《杯中窥人》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在2005年之后的很多采访里,我已经反思并嘲笑自己说,那是一篇很装逼的文章,《三重门》是一本很装逼的书。自从那以后,我写文章几乎没有再掉过书袋,阅读也开始从著作转为资讯和科技。所以当我看见一些六十岁的专家用各种我十六岁的时候就读过的书(尽管现在几乎全忘记了)来砸我的时候,我常常暗笑这太幼稚了。人总是这么成长的。不过在此我还是要告诉读者,不阅读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适当和恰当的阅读对于人生有着巨大的帮助,那些号称自己不读书的作家,你不要去相信他,这就像运动员喜欢说自己其实从来不训练一样。但那些动不动说你读书少的人,你更应该暗暗的笑话他,因为职业运动员从来不笑话那些运动的爱好者水平差,只有那些爱好了很多年依然是一个初级爱好者的人才会这样做。
方舟子先生说,《三重门》的书名是什么意思我在采访中说不知道,反而我父亲记得。
《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这是啥子意思呢,朱熹批注了以下,三重就是礼仪,制度和考文。虽然郑玄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我当时的确是以礼仪,制度,考文为释而取的书名。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我反复的思量,终于才有了取自《礼记》的一个书名,而且这两个字往前其实应该追究到《周礼》。诸位觉得装逼么,于是我在之后的采访中便不好意思再回答。而那次采访,我完全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就像我这次打心底不想搭理另一帮笨蛋一样。至于我父亲,他为我骄傲,他也不会察觉到我的心态变化,自然记得。我是1982年出生,我父亲1958年出生,完全的两代人,虽然我父亲写的一手好文章,如果一个1958年出生的人能假装一个1982年出生的人写文章,并获得同龄人很多年的喜爱,稍有常识就知道这不可能。我的文章是我父亲代写,或者有团队代写的,稍微写过几篇文章的人就知道这在操作上的可能性是零。我能理解很多工作团队合作效率和质量更高,但写文章这事情只能一个人来,团队只可能降低质量,而且不可能不暴露。我十多年来文章的一贯品质和特点,包括我渐渐的一些改变,我的读者最了然于心。坚持认为我有枪手的,要么不懂得什么叫写作,要么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阅读,或者就是起哄和落井下石。
《三重门》这么书在创作过程中,坐在我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中发白的同学们都知道是什么情况,我几乎是写一页给要好的同学们传看一页的,尤其是我的同桌陆乐,他是从第一页看着我写到最后一页的。
至于方舟子先生,我还特地打过电话给老罗,问,方舟子是不是有一个团队,或者根本就是别人替他干的很多事,要不然他哪来的精力去考证各种学科各种门类的事情。罗永浩先生是这么回答我的:方舟子这个人,虽然很轴,但应该的确是只有一个人,他坐在电脑前,就能检索出很多论文和资料,然后一个人整理个一天,他干的和科普有关的事情基本还是靠谱的。但是其实我完全也有理由来胡乱的质疑方舟子你有团队,因为你的跨度太广,工作量太大,数据来源太广,反应太快,不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可以独自干出来的事。我相信就算没有一半人相信,至少也能说服不少人吧——方舟子团队,一帮聘来的助手负责查资料和写文章,方舟子出面发表,以方舟子的品牌来获得商业利益。但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是不能这样的诋毁人的,因为这样的新闻永远有人信,谣言总是比较拉风的,辟谣总是徒劳无力的。方舟子先生,你为了查资料进行科普和打假,你电脑前一坐就可能到凌晨三四点,但我要是一口咬定你有个利益团队,并假装说好像听圈子里的朋友说过,又说好似曾经和你辞退过的枪手吃过一次饭,那你这辈子都说不清楚,请问孤独坐在电脑前的你,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利用作家职业无法自证的特殊性,披着质疑的外衣,干着诽谤的勾当。作为半个同行,你推己及人,我他妈的无数次一个一个字敲到凌晨,敲了十三年,我他妈就不胸闷吗。
至于麦田先生,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所谓的质疑,我相信不光没有人可以拿走2000万加2000万,恐怕你会破财。到时候你所被罚的钱我会购买各类数码产品,给我的读者发放福利。你所谓的逻辑推理除了没有逻辑可言,而且所谓的数据自己也动了很多手脚,甚至还不惜修改我比赛的时间。你说我的父亲和《萌芽》的李其纲先生是校友,所以得出了他们必然认识,并必然勾结串通在一起,我必然提前知道了考试的题目,我父亲必然提前替我准备好了文章这一结论。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就必然会是挚友吗,我的父亲和李其纲先生直到现在都不认识。我父亲几乎没有在学校读书就回家养病了,连大学同学都几乎没有。你侮辱了不光光我一个人的职业操守。
不是每个人都靠阴谋和关系做事情的,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精力不济扛不到一点钟的。你以前在百度工作,按照阴谋论,你应该是收了李彦宏不少钱来诋毁我的名誉吧。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逻辑,你不能理解我第二天有工作夜里一点还在写文章,证明你无法这样做,证明你精力不行,证明你无法满足你老婆,证明你老婆在过去的两年里必然偷人。你长期做IT工作,证明你一直坐在电脑前,证明你受到很多辐射,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
在此,我整理了一些文章,读者朋友们看完以后应该可以自己判断了。所谓用数据和事实来质疑的麦田先生,捏造了大量的事实,篡改了大量的数据。居然还能蛊惑到不少人。
各位亲,朋好友,首先预祝大家新年快乐。由于怒气已消,喜上眉梢,所以我的水平又恢复了正常。一些朋友劝我,说不要回应这些无聊的质疑和抹黑,我说不行。因为我是一个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有着近乎洁癖的人。中国的拉力赛,很多赛员赛前都会违规提前熟悉赛道,甚至提前一个月住在赛道里练车。虽然这个行为已经法不责众,但是因为我觉得违背职业道德,依然坚持八年不提前勘路,结果导致我每次拉力赛的一开始都会很吃亏。但我依然坚守此道,并获得冠军。所以,当有人说我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时候,我必须反击。我知道这么多年有很多人看我不顺眼,这次他们会借着“质疑有理”和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遇到的无法自证的尴尬,用力起哄,奋发传播。我可以不予理会,但我不希望一路陪伴我的读者在饭桌上遭人嘲笑,也不愿意我的女儿以后被人问起说他爸爸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她的父亲可以做家务很笨拙,做生意很失败,写文章很差劲,但必须是有诚信的。这次正好方舟子老师也加入了进来,我正好一起做个总结回应,因为这不是值得不值得理会一些无聊之人的问题,而是我开始觉得好玩了,而且我也可以给大家讲好多的故事。
方舟子先生说,我删除了06年至07年间的文章,并质疑我为什么一边悬赏一边删除文章。
事实上我不止删除了这些文章。08年3月份的时候,我的杂文集《杂的文》出版,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摘录自以前博客。我保留了以前的文章一些时间,以方便不想买书的读者阅读,然后在08年的5月份左右,我删除了所有以前的文章,因为要照顾到出版社包括我自己的利益。我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博客,因为那个时候我刚刚使用博客,留下了很多类似聊天室水平的文章,回头看非常的幼稚。我想一个作者是拥有删除和修改他自己文章的权力的,尤其在一个提供给大家免费阅读的平台上。况且那是08年的事情。方舟子先生用了“一边…一边…”这个句式,诱导读者以为我好像在昨天删除了以前的文章,要么不够严谨,要么别有用心。
方舟子先生说,我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了。这个有问题。
的确。怪我太聪明了。在经历了白烨一战以后,我已经大致知道了打笔仗的路数和对手的套路,所以开始幼稚的追求秒杀对手。也就是说,设想好对手会怎么回应,并事先把文章写好,存在草稿箱里,等对手发表文章的一瞬间,我就发表自己的文章,让对手和观众惊为天人。一想到我即将要被网友们夸为料事如神,我睡觉都在为自己的这个创意而偷笑,并一直等待时机。郑钧先生不幸变成了我的第一个试验对象(在此要向郑钧先生道歉,因为我后来听到了他不少好的音乐,觉得当年有些没有必要)。我刷了郑钧的博客很久,以追求瞬间反驳的效果。都不见郑钧的动静,郑钧先生发表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开车,当时的科技不如现在,不能用手机来操作发表,人想要显掰的时候总是刻不容缓的,为了追求效果,我马上联系了我在电脑前的朋友,告诉了他博客的密码,并让他帮我修改了两个错别字迅速发表。但是天算不如人算,由于当时的新浪博客技术有缺陷,存在草稿箱里的文章如果发表,时间居然是按照存的那一刹来显示的。这个BUG很多新浪博客的老用户都知道。于是便导致了郑钧还没写文章,我就已经回应他了。这个乌龙在当时直接被媒体批评为我和郑钧联手炒作,手法拙劣,连口号都没对齐就上来丢人现眼了。郑钧先生躺着中枪,我深感抱歉。
至今还有不少朋友有我的博客密码,因为我“的地得”不分,错别字也多。这个是我的写作特点,如果方舟子和麦田不懂得什么叫写作风格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我的文章是不是我写的。当然,你要是嘴硬说这是团队故意留的标记,那我也没办法,这世界上,什么器官硬都不如嘴硬。随着读者的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尽量修改掉一些错别字。我的太太,新浪的编辑,我的一两位好友都有我的密码。如果这也算“团队”,那么这就是“团队”。在这里介绍两位朋友来证明自己。首先是新浪的工作人员@大鸟kiki,然后是认识我超过十年的同学@马日拉。他们都进入过我的博客,见过我草稿箱里不少等待发表的文章。2006到2008,那个时候我刚写博客,所以写了很多生活琐事和比赛记录。2008年以后开始几乎不写生活,希望每一篇都是高质量的杂文,最近更是连比赛也不提了。我想作为一个作者,这么做没什么问题吧。
方舟子先生说,我在17岁就会引用拉丁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
是的,十七岁的我很幼稚,当时我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我从小喜欢阅读,小学的时候我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本课外书。当然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我几乎每两个晚上都要看掉一本书。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这点我的同桌和老师都可以证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态,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我的同学都有些不解。幸好,我没有成为书呆子,因为我一直在恋爱。其实这些书我读的也是一知半解,而且我当时也经常指责同学读书太少,聊天起来没有营养,就像现在很多专家指责我读书太少一样。所以现在的我能深刻体会到同学们肯定觉得那时候的我特别讨厌,特别傻逼。正如同刘瑜老师所说,才读了几本书的人通常是最喜欢叫嚷和笑话别人读书少的,而真的读了很多书,便能会学会谦卑和宽容。为了显示自己读书很多,我有一个小本子,记下了很多可以引用的地方,用在文章里和第一本小说《三重门》里,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很多教授大为震惊,觉得我旁征博引,其实我只是有多少存款花多少钱而已。少年总是特别希望自己是老成的和高深的,就好比以前有一个傻逼给我女朋友写英语情书,我居然没看懂,因为把爱情说成“love”总是太肤浅了,讲成“affection”自然显得有文化。《杯中窥人》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在2005年之后的很多采访里,我已经反思并嘲笑自己说,那是一篇很装逼的文章,《三重门》是一本很装逼的书。自从那以后,我写文章几乎没有再掉过书袋,阅读也开始从著作转为资讯和科技。所以当我看见一些六十岁的专家用各种我十六岁的时候就读过的书(尽管现在几乎全忘记了)来砸我的时候,我常常暗笑这太幼稚了。人总是这么成长的。不过在此我还是要告诉读者,不阅读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适当和恰当的阅读对于人生有着巨大的帮助,那些号称自己不读书的作家,你不要去相信他,这就像运动员喜欢说自己其实从来不训练一样。但那些动不动说你读书少的人,你更应该暗暗的笑话他,因为职业运动员从来不笑话那些运动的爱好者水平差,只有那些爱好了很多年依然是一个初级爱好者的人才会这样做。
方舟子先生说,《三重门》的书名是什么意思我在采访中说不知道,反而我父亲记得。
《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这是啥子意思呢,朱熹批注了以下,三重就是礼仪,制度和考文。虽然郑玄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我当时的确是以礼仪,制度,考文为释而取的书名。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我反复的思量,终于才有了取自《礼记》的一个书名,而且这两个字往前其实应该追究到《周礼》。诸位觉得装逼么,于是我在之后的采访中便不好意思再回答。而那次采访,我完全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就像我这次打心底不想搭理另一帮笨蛋一样。至于我父亲,他为我骄傲,他也不会察觉到我的心态变化,自然记得。我是1982年出生,我父亲1958年出生,完全的两代人,虽然我父亲写的一手好文章,如果一个1958年出生的人能假装一个1982年出生的人写文章,并获得同龄人很多年的喜爱,稍有常识就知道这不可能。我的文章是我父亲代写,或者有团队代写的,稍微写过几篇文章的人就知道这在操作上的可能性是零。我能理解很多工作团队合作效率和质量更高,但写文章这事情只能一个人来,团队只可能降低质量,而且不可能不暴露。我十多年来文章的一贯品质和特点,包括我渐渐的一些改变,我的读者最了然于心。坚持认为我有枪手的,要么不懂得什么叫写作,要么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阅读,或者就是起哄和落井下石。
《三重门》这么书在创作过程中,坐在我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中发白的同学们都知道是什么情况,我几乎是写一页给要好的同学们传看一页的,尤其是我的同桌陆乐,他是从第一页看着我写到最后一页的。